聂日明:策划打劫银行进课堂打破陈旧教育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12:29 光明网

  作者:聂日明

  让学生既有兴趣学又可以学到东西,是目前高校课程设计创新的难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某专业布置了一份颇具争议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写一份“打劫银行”的策划书,旨在锻炼文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等能力。

  高校的学生最终大部分都要走向工作岗位,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发困难。高等教育本可以极高地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掌握速度,其适应工作岗位时比一般劳动力所用的时间要短,大学生本应较为抢手才是。但现状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高薪招不到熟练的技工,而大学生的期望起薪不断地降低,现在看来,这是因为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和就业市场有结构性的差异。所以我们要问,为什么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如此的不适应社会?

  一方面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副作用,考试成绩成为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各面努力的重心,教育使人成长的最终目的被抛弃。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管理机构在教材、教学方法、培养计划等领域管得过死,不仅学生的选择余地比较小,高校也没有多少发言权。而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往往连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都不能动察其微,何况远在天边的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下下,其角色更像是流水线,按照规定的课程和培养计划,源源不断的生产同样的产品,而不理市场的千变万化。当课程脱离社会实际与职业发展需要、学生的知识滞后于市场的时候,学生也就更没有研究的欲望,这使得学生的“能力”(如自学、技能掌握等)等进一步缺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也在情理之中了。

  诚然,有千万种理由来证明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培养计划应该谨慎。以“打劫银行”的课程设计为例,如果学生真地模仿了精致、完善的策划方案导致了银行被真实的抢劫,那么教育的最终岂不是向社会提代了灾难而不是福祉?但自缚手脚的教育理念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对于少数有心抢劫的人来说,他有各种渠道可以学会抢劫银行的技能,无需学校教育;但其它的大部分人却因此学了一肚子与社会脱节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相同,学生“能力”的培养的关键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认真严谨的解决。而且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的“能力”无关道德,在善的驱使下它可以造福社会,在恶的引诱下也可以为害一方。我们似乎忘记,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如何使用“能力”的德育也是教育的重点。只是当前说教式的德育已经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为了防止明天的毕业生为恶,不惜以降低学生“能力”为代价,岂不知这种自废武功式的教育理念压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聪明才智,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冲动。我们不应该因为潜在的风险就束手束脚,人只有成材才能有益社会,一个庸材虽然不能为恶同样也无法为社会造福。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