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渔:不必把打劫银行计划书泛道德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08:47 中国江西网

  作者:张若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的何老师,两周前要求学生写一份“打劫银行”的计划书,称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力,而学生们则普遍反映作业题有创意,能从中得到启发。(《信息时报》3月20日)

  “打劫银行计划书”是一份课堂作业,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份作业。无论是媒体的关注还是舆论的热烈争议都表明,它已然走出课堂,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以是非立判的判断题。难就难在,当这道题目与道德问题纠结在一起,解答起来就颇费踌躇。

  “打劫银行”毫无疑问是重大的刑事犯罪,而老师却要学生写一份这样的计划书,还要在课堂上公开讨论,师生“密谋”以求做到滴水不漏。如此这般,难免让一部分道德敏感的人们惴惴不安——这岂不是涉嫌教唆犯罪?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道德免疫力足够强大,我们似也有理由说,这仅仅是一份作业而已,不必上纲上线、夸大演绎,以免曲解了这么好一个课堂创意。由此不难看出,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分歧,在于我们是站在道德立场上还是教学立场上去判断。

  那么,到底站在什么立场上更恰当呢?其实,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我们看到,对何老师这份具有想象力的作业,他的学生们普遍感觉“有创意”,“能从中得到启发”,有不少学生网民甚至在新闻留言中流露出钦羡之意:“我怎么没遇到这样的老师?”显然,这些话已足够说明问题。何老师是坦荡的,学生们是认同的,双方都没有把这份作业与“犯罪”联系起来。如果我们非要把这份作业泛道德化、甚而大张挞伐,首先不答应的我想将不是何老师,而是他的学生们。原因很简单,我们太过轻视了学生们的主体性,无礼地把他们视作一个个毫无是非判断力和道德意识的、被老师的“魔弹”一击就倒的“活靶子”。换作是你——一个身心健全的人,你会答应吗?

  无数的事例证明,道德有时候就是一种软暴力,在自鸣得意的“崇高”背后往往是社会的伤痕累累。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些疑似与道德有关的事情的时候,一种很珍贵的品质就是,节制、驯服自己道德感的泛滥成灾。否则,由似是而非的道德感所构筑的襁褓,不但不能塑造一个人善良、诚实的品格,反而会让人窒息。

  由此,我们也可得出一个结论,像“打劫银行计划书”这样的事情,固然可以从道德上去讨论,但也请不要仓促、无端地进行道德定性。我们的眼睛不能老是盯着“打劫”两个字,而看不到“计划书”,更不能动辄就抄起道德大棒睥睨众生,却看不到课堂上热情洋溢、心怀坦荡的讨论。当事者很放松,有些人很紧张;当事者心里很明亮,有些人却感冷风阵阵,如临大敌。到底谁心里“有鬼”,实在是很难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