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飞:概念炒作偃旗息鼓 标志城何去何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09:58 红网-潇湘晨报

  本报评论员 周东飞

  针对公众舆论广泛关注和质疑的山东济宁“中华文化标志城”事件,一位全程参与、并推动了该项目进程的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评价说,“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经。”在披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细节之后,这位专家认为,“山东省应该严格遵循中央的精神和国家发改委的意见,稳妥有序地推进项目,不要去炒作概念,制造争议。”

  “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让舆论为之哗然的地方,不仅仅在于“东方文化圣城”和“文化副都”之类概念的虚妄无稽,不仅仅在于占地300平方公里、耗资300亿元的磅礴胆识,而且似乎更在于这个项目的来头和派头。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敢于豪迈地要求国家给钱给物建设“千秋伟业”,济宁市市长张振川敢于断然表态“允许有争论,但是肯定要建”,他们的所有底气并非来自孔孟之乡的所谓文化自豪,而是因为他们自信于拥有几张有意神秘化了的底牌:发改委已经对项目立项,69位两院院士签名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专门批示。

  在“标志城”推动方看来,这样的底牌足以成为抵挡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质疑的王牌,所以他们的发言和行事无不姿态高高信心满满。问题在于,真相出人意料:发改委的意见是不同意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要求进一步组织科学论证,更加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69名院士只是在倡议书上草草签名,并未参与项目的论证等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的要义在于“统筹规划,量力而行”。面对如此真相,那些所谓的高调和强硬其实不过是“盲目拔高,炒作概念,制造争议”,而其目的也脱离不了“地方利益博弈国家政策”的嫌疑,“歪嘴和尚念歪经”或许算是很贴切的评价。

  真相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对虚假有着威力巨大的颠覆性和摧毁性,真相的出现不仅将证明虚假本身,而且将彻底地推翻一切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假设和结论。既然山东济宁方面所自恃的底牌并不能给他们的“宏伟设想”提供支持,那么在人为的拔高重重跌落之后,在概念炒作偃旗息鼓之后,“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何去何从,这将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所在。

  有消息说,山东当地政府听取公议将重新考虑中华文化城项目。应该说,相对于此前的强势态度,这算是一个明智的转身。不过,目前公众并没有获知当地政府考虑之后的细节信息,那么所谓的“重新”到底会有多少新意多少民意,都还有待观察。没有疑问的是,此前山东、济宁方面所满怀激情描述的、受到政协委员和公众广泛质疑的那个“标志城”项目,因为既悖逆于民意,又游离于专家建言,而且违反了来自上级的指导原则,因此它的命运只能是被抛弃。

  当然,一个地方亦有在法规授权范围内自由决策的权力,也就是说只要山东、济宁的民众与政府达成一致,“标志城”并非没有存在的余地。但这样一个“标志城”,必须放弃对全体国人的道德胁迫和思想绑架,不能以“精神家园”、“文化副都”之类的强势词汇压迫全体国民的神经。这样一个“标志城”,必须放弃对国家财政的吸附欲望和经济勒索,不能迫使全体国民为一个地方项目负担钱财。这样一个“标志城”,必须以保护遗产为主体,而不能自足于建造水泥文化垃圾。

  “标志城”事件或将成为一个标志,不是关于政绩被恢宏阐释的标志,不是关于文化被放胆谋划的标志,而应当是一个民众监督政府的标志,一个质疑规制决策的标志。而这一切,又取决于“标志城”事件的真实走向。依然如故或是改弦更张,它的意义不止于这个项目本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