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靠股市藏富于民是镜花水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07:36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杨涛

  近期A股频繁出现暴跌,各界关于股市的争论也频见报端。在此应注意的是,股市短期涨跌是正常的,政府职责也不应是频繁地“挤压泡沫”和“救市”,而在于通过制度建设促使股市走向规范化、现代化。为此,最重要的是真正弄清发展股市的基本理念。

  我们知道,强调股市融资功能,这是历来的传统,也是在金融供求结构扭曲背景下的无奈选择。然而,这也容易致使股市发展陷入误区,即重视股市数量指标,而忽视发展内涵。例如,中国等“金砖四国”的IPO规模远居全球前列,但这并不能说明这四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比欧美国家更发达,而恰恰说明了这是发展中经济体的“非正常”阶段。只有真正使A股功能定位从“融资途径”中走出来,才能彻底改变股市“圈钱”的形象。

  当然,这不仅需要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制度完善与配套改革,如改革上市公司选择机制、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等。

  还有,作为面向公众的公开市场,股市运行首先要避免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在此过程中,过分强调通过股市来完成国家战略意图,是不符合现代资本市场发展原则的。最为典型的是,依靠股市进行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的战略目标是弊大于利的。客观上说,由于国企本身具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以及与政府之间难以阐明的内在关系,国企通过股市进行资源配置的行为,往往会损害公众的长远利益,并且使政府始终难以摆脱“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角色。

  此外,股市也难以起到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功能。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要谈增加居民财政性收入,不是简单地指“藏富于民”,而是在财富两极分化严重、社会中下层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为中低收入者增加消费能力。而从各国股市发展历史来看,股市都难以担当这种功能。由于财产基础差异、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股市的游戏规则从来都不是为中低收入者制定的。总体来看,股市的“藏富于民”只能是引起有利于中高收入者的财富再分配,而政府则应通过保护中小投资者,来避免这一效应的过度扭曲。因此,依靠股市来普遍增加一般公众的财产性收入,只是“镜花水月”。从根本上看,要真正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福利水平与消费能力,除了增加其可支配收入,更要从两方面着手,即切实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性支出,以及创新用于扩大消费能力的金融手段,如消费信贷。

  应该说,为促进股市健康发展,政府理念应该集中于两方面,一是提高金融资源流动与交换的效率,二是避免财富的“逆向”再分配效应。

  对此,一方面应对股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惩。除了解决现在违规成本太低的问题,也要增强规则执行效力。另一方面,现代股市运行越来越有利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如果政府不加以约束,则股市的公平和效率就都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我国,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股市上涨阶段,中小投资者在博弈中只获得更少的利益,而在股市下跌阶段,中小投资者则会遭受更大损失。如此反复,股市就会成为财富从中低阶层向上层不断再分配的工具,这并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原则。因此,建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原则,也是中国股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者杨涛,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