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教育投入不足不能是一个数字迷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7:2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周明华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昨天在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实现财政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4%”这一问题时说,这是国家确定的目标,也写入了中央的有关文件,列入了国家“十一五”的发展规划,但至今没有实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这就制约了国家拿出更多的钱投入教育等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比例(3月26日《中国教育报》)。

  在人均GDP迈过一千美元的社会转型期的端口上,各种民生与社会问题伴之而出,有关教育存续已久的疲沓理念与薄弱基础现实,也非一日就能华丽转身。中国教育规模在局部的片面扩张与不平衡推进现象,并不能代表着教育已迈向成功之阶,更无法掩饰中国教育投入不足的客观现实。虽然财政教育经费的注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行政费用的充分减少,需要高端意识的恒久坚守,但就此将理由归结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我认为不妥。

  1993年我国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核心指标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这一教育标杆亮出之后,年复一年似乎始终只是一记“标杆”而已。十多年过去了,这一牵挂苍生、情系未来的教育投入目标仍未实现。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当年敢于提出此目标时,财政收入只占GDP的12.6%,而去年全国财政收入为51300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0.8%。何以在15年前提出此指标时未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呢?显然,今天的原因只是一道“数字迷宫”,一个并不高明的借口罢了。

  由于教育公共投入的比例连一些非洲国家都不及,使当前教育实景让人甚为忧虑。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2.82%,与4%的基本要求差距很大,在全球120个国家中位于90名之后,是世界上教育投资最少的国家之一;教育机构负债非常严重,去年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权威资料显示,2005年以前,单是我国公办高校的贷款额便有约2000亿元;2002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通过8次教育收费检查,查处因资金不济而乱收费的达68.51亿元。

  一边是公共教育投资步履蹒跚,一边却是一些公共教育机构变着戏法地乱围地、乱圈钱、乱伸手。在这种大中小的求学者寡权的现实生态下,便造成公民教育负担日显沉重,他们背扛着未来大计却悲情地背上沉重的贷款包袱。一份数字显示,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教育类支出达1098元,比上年增长6.3%,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高达13.8%。虽然这些数字略显陈旧,但几年过去,改善的效果依然不明显,甚至还有一股意识倒退的潜流存在。

  公共教育发展迟缓与公民自身教育投资渐增的这种长期逆行,酿制了公民的民生维艰实境,甚至滋长和蔓延了“读书无用论”的可怕思潮。这理应引起我们更高层面的警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