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政治人物也需要展示感性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7:52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此时此刻,我们尤其不能忘记,在广州火车站倒下的那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对这个沉痛的代价我们至今仍感到深深的歉疚和自责!”“大家记住这件事,这个人”。日前,在广东省抗灾救灾表彰大会上,面对台下1400多名与会者,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如是说。(3月26日《南方都市报》)

  在人们通常的认识里,很多官员公开场合说话,特别是在一些“多谈成绩、少谈缺点”的表彰大会上发言,常常有不少套话,一切按程式进行,没有“自选动作”,缺少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在这种大氛围下,汪洋的上述话语让人印象深刻。

  细细思考,汪洋只不过说了几句普通的感性之言而已,一位公民在雪灾中不幸身亡,作为一省的最高官员,理当以此为痛,将这些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再正常不过。然而,正常的,合乎人性的讲话,却成为新闻报道的主题;而那些不正常的官话套话,却常常被认为理所当然。其中曲折颇令人玩味。

  在我们的一贯思维里,政府官员高高在上、正襟危坐、刚强干练、少言苟笑……这似乎已成为这些政治人物的标准照。很多人认为政治就应该是强悍有力、刚性刻板的,却没意识到,政治其实也应该有一种打动人,感染人的柔性力量。不管一个政界人物多么大智大勇,但少了人性之美,他与公众之间总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公众这时也许会敬畏他,但绝难亲近、服膺他。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胡锦涛主席在农家掬饮自来水,温家宝总理与矿难遗孤一同落泪,这些信息背后所蕴涵的丰富价值。

  政治其实也应该是“可爱”的,政界人物不需要压抑自己的个性,民众宁愿多听一些哪怕是不得体的大实话,也不愿总是听一些滴水不漏的官话。民众期望看到政界人物人性的真实一面,直率、恬淡、诙谐、细腻、温馨乃至冲动、脆弱,这不仅无损于政治人物的形象,反而会把他从百尺高楼拉回人间,会让民众真切认识到,这样的人会更深地洞悉人性和体恤他人,这才是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员,值得托付,值得信赖。

  “可爱”的政治,有时候所发挥的效果是一板一眼的政治所不能及的。政界人物当然需要缜密的数据材料,但也别忽视用温情、体贴的话去说服民众;当政界人物向民众深鞠一躬,作出道歉时,这可能比登在报纸上长篇的道歉信更有感染力。执政是一门说服的艺术,一个政界人物要想让自己的政见、抱负为民众所接纳,就应该敞开心胸,用率真和朴实去打动人,而非不明智地用僵硬的语言和动作,使自己与民众拉开心灵的距离。

  当然,语言只是思想的外在表现,要让政治人物诚实而有温情,首先要靠制度,让他有一颗敬畏权力、热爱人民的心灵。人性的高度决定政治的高度,失落了人性,政治只是一座巨大、浮华的公共戏台。展示感性、展现真实,这是一个政界人物应有的自信与大气,就一个国家而言,政界人物们的意气风发与活力飞扬,更是体现一个国家勃勃生机的鲜明标志。因此,建设政治文明,不妨从感性话语开篇。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