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焕:教育投入不足非因财政收入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9:1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作者:童大焕

  早在1993年,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纲要就提出,到2000年,教育财政投入要达到GDP的4%(世界平均水平高于6%)。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教育投入离这一目标仍相距甚远。原因何在?在3月25日举行的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称,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制约国家拿出更多的钱投入教育。

  赵路说,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0亿,占GDP的比重约为20.8%。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投入占GDP4%以上,但人家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35%以上,甚至接近50%。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而“财政蛋糕是既定的,比重偏低当然也就制约了我们国家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投入一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此言初看有一定道理,但经不得推敲。上面的财政收入只是一个非常窄口径的“预算内收入”,在中国,政府收入还有一个世界上少有的“预算外收入”的提法。除了预算内收入公开在桌面上,中国各级政府还有与预算内收入等量齐观甚至数额更大的预算外收入。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在《中国经济时报》撰文估计,2007年的预算外收入计有:社保收入8000亿元,土地收入12000亿元,罚没款收入1.67万多亿元,国企利润1.62万亿元。仅此几项,就是5.29万亿元,比桌面上的财政收入还多。政府总收入达到10.42万亿元,占全年GDP24.4万亿元的42.7%。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些收入都是要计入政府公开的财政收入的。

  专家指出,如果政府能够彻底实现职能转变,从微观经济活动中全身而退,则腐败至少可以减少80%,经济效率可以提高100%,同时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可以成倍提高。资料显示,2006年内地受贿涉案金额平均值为243.41万,2007年则高达3,506.43万。若能切实地在这方面“挖潜”,教育投入现状也可以获得显著改观。

  除了上述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外,中国公民在教育领域还有两大块“明摆着的税收”,却什么账都没有入,由各学校“消化”了,譬如:开发商无偿建校的费用和广大家长的择校费和借读费。很多新建小区,政府都要求开发商配建学校,建好后无偿交给地方政府使用。我不知道学校的地皮是划拨的还是也由开发商一并投标得来,但建校的几百上千万元费用,却毫无疑问被开发商分摊到楼价里了。至于择校费和借读费,也是大数目。借读费一般针对的是没有当地户口的孩子,择校费则不管有无户口均“一视同仁”。北师大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平均择校费用超过两万元,高中、小学、初中阶段、分别为27518.34元、19637.83元、13694.85元。

  我们还要收多少税费,教育投入才能基本达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