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人大代表的根在选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14:02 新世纪周刊

  -张鸣

  在全国“两会”上,3位农民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举国关注,这缘于他们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人们把3位农民工兄 弟解读为这一特殊群体的代言人。

  关于人大代表的身份问题,这些年来,很让人们困扰,一个很令人诟病的现实是,各级人大,代表绝大多数都是官员 ,其次是企业家,工人很少,农民更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仔细一打听还是村干部,或者是农民企业家。本次全国人大在这 方面有些微改观,可是反过来,另一种议论又出来了,质疑农民工的议政能力,主张人大代表参照他国经验,多用法政系人物 。

  其实,如果真的实行代表制,关键问题不是代表的身份,甚至也不是代表的能力。显然,工人身份的人不一定会替工 人说话,农民代表也不一定会为农民说话,同样,法政系的律师们做了代表也未必会为弱势群体说话,而不会被利益集团收买 。代表制的核心,不是身份,也不是能力,而是代表有没有这个动力或者约束为他们所代表的人群说话。换言之,代表的身后 ,有没有跟选举他的人之间连上线。

  选代表的人不在乎代表做了什么,而代表在会上说什么、做什么,都跟选他的人无关。一边不追究,一边无责任。这 种状况,在中国很有历史。说起来,早在上个世纪初中国就已经实行了代议制,北洋政府时代,举行过两次国会选举,中间还 有很多次的省议会选举。这些选举,最大的特色,不是贿选,也不是操纵选举,而是选举人不知道选出来这些人到底做什么用 ,而被选上的人,自然也没有这个意识,为选民负责。两下除了在投票的时候发生一点联系,其他时间是两层皮。

  因此,选举的时候,有资格的选民对选举根本没有兴趣,对明目张胆的选举舞弊,基本上无动于衷,如果不是多事的 媒体出来说话,舞弊的事情根本不会有人知道,其实就是知道了也没有人追究。反过来,被选上做议员的人,只当是在做官, 他们往往会去衡量做行政官员和做议员在含金量上有何优劣,只要给他一个好的行政肥缺,他就会欣然就命,对于为选民负责 这回事,连想都不会去想。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中国没有西方那种个人主义的传统,没有权利(right)意识。这种观点有道理,说得很对 ,但是,如果这样推论的话,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有完整意义上的个体本位的民族其实并不多。美国在实行代议制之初,也不 能算是一个个体本位的现代国家。中国虽然没有个体的权利意识,但群体或者小群体的权利意识还是有的,家族、宗族、乡社 等等,都有很强的群体性权利的意识。如果这些群体能够意识到,他们一人一票选出的人,今后能够为他们说话、争取利益, 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连线还是有可能存在的。

  问题是,在代议制实行之初,国家没有这样的启蒙,后来国家又陷入军阀混战,代议制名存实亡,因此,代表与选民 的连线也就永远失去了指望。

  说到底,民众的权利意识,是要靠培养和启蒙的。

  当今之世,农村的基层选举已经推行多年,而且改革开放30年,外面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国内,人们对于选举 、权利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很多农民工和城市贫民,都知道如果有人能为他们的利益说话的话,他们的处境就会有所改善。

  但是,我们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的色彩特别重,各地选出的代表,几乎不约而同的官多民少,开人大会议 等于是官员聚会。这种局面,显然无法保障代表为民众说话,因为民众需要代表讲的话,很大部分是针对行政官员的既得利益 的。

  因此,目前在人大制度改革方面需要做的,是建立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连线,而这种连线,就是代表的责任制,也是代 表的硬约束,如果代表不为他的选区的选民说话,那么下次选举,他就没戏了。如果某个官员真的特别乐意为民众说话,当然 选上也没有问题。到了这个地步,代表到底是企业、律师,还是农民、工人,都无所谓了。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