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江淮:央视岂能挟“道德”以令“感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17:10 千龙新闻网

  据4月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央视编导手记:农民雪灾中救助44乘客无人感恩》,这是近日网上讨论非常热烈、争议也非常激烈的一条新闻。央视《对话》栏目编导在文中指责雪灾中受到农民刘吉桂救助的人们拒绝接受央视邀请去参加节目,而央视编导本想让他们出现在现场,好给刘吉桂一个惊喜的。这位编导指责受到救助的人们“不懂感恩”。

  拒绝接受央视邀请去参加《对话》节目,就“认定”他们“不懂感恩”,真的是CCTV水平。“借口总是多种多样让人说不出什么,工作忙、要出车、要做生意、要照看孩子、要学车”。可能就确实是“借口”,以推脱央视的“热情邀请”。与数不清的想借助央视出名者相比,他们显得低调,笔者认为,这种不为“名”所动之举很朴实无华。难怪有网友发问:“总不能整天什么事不干就参加各种节目吧?不参加你央视节目就叫不懂感恩?”“你现在要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北京、上电视,他能去吗?既便他愿意去,他工作的单位老板能让他去吗?”……

  有网友称,这些受助者曾参加过湖南卫视的元宵晚会,还给刘吉桂敬过酒。“我看了湖南卫视的元宵晚会,这一车的人后来在京珠解封后,相约正月十五到湖南的这位刘大哥家来拜年的,后来湖南卫视的编导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专门把刘大哥和这一车人都接到了晚会直播现场,坐了两大桌,大家都团聚在一起,给刘大哥敬酒了,那一刻很感人,晚会都现场直播了。”央视可是卫视的“龙头老大”,《对话》栏目又是“名栏目”,总不能“落伍”于湖南卫视,除了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之外,央视是否也有不能输给湖南卫视之念,别是在吃湖南卫视的“醋”吧。

  从央视《对话》栏目编导的文章之中,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央视提供一个“见恩人的机会”,似乎也要让人感恩戴德似的。一旦“愿望”没有实现,于是,拿起道德大棒舞向“44名乘客”,挟“道德”以令“感恩”。其实,本身就有“不道德”之嫌。到底这44名受救者是否进行了“感恩”行动,央视进行过“新闻调查”吗?单凭不参加《对话》栏目而认定“不感恩”,太武断。

  笔者倒是觉得那种张扬式的“感恩”更像是“作秀”,在电视上夸夸其谈者未必不是口是心非。感恩可以是默记在心,心存感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回报于救助者,更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回报社会。央视不能在没有充分调查的前提下,进行主观臆断的道德评判。这就怪不了被救助之一者对央视这样的评价——“素来对央视没有好感,对央视的主持人更是没有好感”。(巢江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