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书议:救市不救市本不是一个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09:57 中国网

  作者:侯书议

  本月1日,沪指最低跌至3308.90点,这是自2007年4月6日以来的最低点位。3300点开始面临严峻考验。盘面呈现大幅杀跌态势,个股惨遭屠杀,跌停个股超过500只(不包括ST股)。市场反应可谓大事不妙。

  对于已传闻很久的股市熊市即将来临,市场早已风言风语。在中央政府管理层看,态度不是那么明朗,至今没有推出有力的措施“干预”股市。而在学界或市场则别有洞天,各方言辞争论已经到了狼烟滚滚、血肉粼粼的状态,两派之争,一派是“股市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一派是“应该救,且必须救”。如此之争应该与市场化而言,不论哪一派都是与中国经济发展之幸甚。果其政府机制能够有如此的针锋相对、大动干戈,为执行什么政策争吵的你死我活,真是祈求不得的上天开眼了。

  但是,类似近乎荒唐的想法,并不如股市小民们所想,即使坐到圆桌会议前面,那些管理层怕多是在内部进行着一番既得利益的“温馨和睦”谈判,利益博弈恐不出内部利益纷争者之外,至少不会涂抹星子满天飞,也许是酒桌上也不一定。这些算归题外闲言吧。

  应该不应该救市?在我看来,救市不救市本不是一个问题。

  据不救市派认为,特别以《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女士的观点影响甚大,至于影响到股市或管理层另当别论。且看胡女士的观点——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这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也是市场监管者理当践行的基本准则。

  果真如此,不救也罢。好像中国股市上市以来,从始至终都是可以说是政策市,政府何时真正撒过手?一个本来受政府时时牵制的“市场”而言,没有经过独立行走的过程,不正像还没有离开母亲怀抱的孩子,突然自己走路,不摔个大跟头那叫邪门。

  而这,正是两方争论的焦点,两个字——市场。我甚赞成原本无市场可言,当务之急,一向以“政策市”手法的管理层措施,这次也应该想办法去救市,没有市场是政府管理层搞坏的,如今见底了,政府撒丫子溜之大吉,谓之不负责任。如今再拿“市场”搪塞或者与自己脸上添光彩说这时应该彻底实行市场化的大好时机,那叫什么?不必形容也罢。

  胡女士又说:当前,“救市说”肆无忌惮,传言四起,相当一部分引领者其实都是浸淫市场多年的老手,对于所谓救市的后果心知肚明。其之所以用“亿万股民利益”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要挟救市,热衷传言,无非是企图在行情短期波动中渔一己之私利。

  真的后果大家肯定心知肚明——这N年来的中国股市来龙去脉,谁不晓得?政府管理层更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这N年来股市的利益分配都去哪儿了?监管漏洞管理层不可能不知道,垃圾公司、圈钱公司、垄断公司上市政府也不能一推二六五的说没有一点责任,追究起来,责任天大啦去。关键是政府的利益倾斜方向是哪儿?必须搞清楚这些,才能言及管理层应不应该救市?

  谁在“渔一己之私利”?肯定不是中小股民和散户。资本市场的形成应该具备必要且必须的两个前提条件,即,一是,利于经济体在融资、发展上有好处,二是,以让投资者分享投资主体者的市场成果,所谓分红。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的目的完全不一样,几乎达百分之百的美国公众是依靠股市分红得到生活保障的,包括医疗、养老、教育,这是美国为什么不更大范围的实行政府“承包制”给公众买单,让市场化去买单的主要原因(此外包括民间各大慈善机构)。这说明政府并不想充当干预市场的“刽子手”去讨好公众,实际上却得到美国公众的赞成,譬如美国的财富分配也成两极化,但公众的抱怨声并不如我国一般。为何?政府可以严厉的监管政策保证公众可以从股市投资上得到应有的利益分配;同时,对于那些散布虚假信息、圈钱渔利的上市公司予以严厉的惩处与处罚,甚至撤销你上市的资格。在民间公众又可以通过公平、公正的市场去获得自己的劳动报酬,与我们当下而言的多劳多得一样。中国都具备这些吗?又做到了吗?中国有这样的经济环境吗?

  答案,一目明了。与美国股市的目的完全相反的是,中国股市是拿大部分人的利益让极少数人从中谋取私利。不可谓不卑鄙。

  那么,胡女士所言的谁真正在“渔一己之私利”也就水落石出了。

  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理论,从现代整个全球经济运营环境看,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及深远意义。即使今天的美国经济体也没有完全脱离掉凯恩斯主义(即偏向于政府干预行为),何况,在中国这个非完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政府救市不但必要,而且必须摆正救的谁的市?

  从两派出发点而言,这次争论没有谁对谁错,救市不救市也不是一个问题。不过,既然两方争论大有誓死不罢休之决心,肯定是一个好事情,因为关于“市场化”本来就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事情,通过学界的思辨,能够让执政府深刻的意识到必须以铁腕心态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以及机制设计存在的巨大问题和漏洞,管理层面应该洞悉的是这些才对、才是根本。无外乎于此。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