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严打炒地炒房亟待治理官商勾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07:25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冯海宁

  继查处炒地炒房今年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在日前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中,其措辞发生了变化,新组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到了“严厉打击炒地炒房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任务。(4月2日《新京报》)

  显然,为了稳定房价,守住土地红线,“严打炒地炒房”进入国务院今年工作要点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严打炒地炒房?在笔者看来,虽然相对之前的多部门齐抓共管,这次“严打炒地炒房”的任务落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个肩膀上,使得权责更清晰,但这只是“严打”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弄清谁是炒地炒房的“主凶”,谁又是“帮凶”?在厘清严打对象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从炒地现象分析,主要是两类炒家:一类炒家是地方政府,另一类炒家是开发商。去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撰写的《中国房地产土地囤积及资金沉淀评估报告》估测,到2007年底,房地产开发商囤地约10亿平方米。另外,从计划用地供应量和房地产购置土地总量对比来看,政府手里囤积了大批土地。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囤地的过程都是炒地的过程,囤地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利益。

  从炒房现象来看,表面上主要是开发商、中介商和一些职业炒家在炒房,实际上远不止这些。官员炒房、银行炒房、专家炒房以及部分媒体炒房等,都使得炒房现象异常复杂,也是治理的一大难题。上海副区长炒房获利1600万元相信绝不是孤例,地方政府因为从炒房导致房价飞涨中获利,一直容忍炒房。而央行明令取消“加按揭”与“假按揭”,等于是承认银行之前参与炒房。

  至于专家炒房和个别媒体炒房,可能很多人不认可,但在笔者看来,一些专家不负责任、不切实际的言论以及个别媒体策划操纵的“炒房团”,都是炒房的“帮凶”。这些炒房者的炒房行为虽然不直观,但因为掌握了一定话语权,所以危害也不小。比如“温州炒房团”就是地方某报策划的。

  必须承认,炒地炒房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说其是经济问题,是因为财税制度存在问题以及流动性过剩造成了炒地炒房的现象;说其是政治问题,是因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是一个完善的市场,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脱离市场。归根结底,由于地方官商结盟,炒地炒房实质都是政治问题。

  显然,炒地炒房之所以盛行,就是某些地方政府、某些行业部门以及开发商等少数人权与利勾结的结果,不受制约的权力就会越来越膨胀,权与利互相怂恿,进而使得此前治理炒地炒房的措施被化解。几天前,某知名开发商就公开宣称“总理今年没说要降低房价”,这种变相鼓吹房价的现象就需要纠正。所以,严打炒地炒房要分两步走,一在于制约权力,二在于平衡利益。另外,严打炒地炒房离不开行政问责,从过去建设部难以问责的现象表明,“打铁还需自身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