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诗:怀念傅雷,怀念文学翻译的独立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08:18 新京报

  作者:张璐诗

  【焦点评论 傅雷诞辰100周年】

  昨日是傅雷先生诞辰100周年。傅雷先生的法国文学译介、古典音乐评论的先锋形象,毋容笔墨。只不过比起其名至今如雷贯耳,其译作及文论之内的精神指向,似乎已起了尘。何故?因为我们都读多了快餐译文,忘了一道一道上菜所带来的乐趣;我们还捧多了粉饰的文艺的场,忘了音乐、艺术真正的光芒源自人心。

  我们越来越遗忘了“回味”到底是种什么滋味。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成就如许,包括我国每年出版图书的百分之三四十都是翻译图书。“小语种”与“西方文学热”共同参与了新时期的文学建构。当翻译的渠道、数量、引进速度都相比过去大大增加之际,翻译所担负的任务固然也多元化起来:傅雷时代文学翻译所担当的主角地位,在科技、哲学、经济等图书数量惊人的译介需求之下,早已显出力不从心。

  比如,在图书出版的食物链里,不知是先有产业的“独立意志”,杜绝了慢工细活与市场化的相容———慢工缺乏高薪。在今日,比“寒暑往来,咬文嚼字,消得人憔悴”这样的活儿来得轻、薪酬却高好几倍的“优差”多得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胃口先变溃疡了———我们更在乎是不是“全球同步”将《哈利·波特》拿到手里,或者立即能看到在银幕上呈现的故事最好,那就连书也不必费神读,便可以知道大结局了。

  从新文化运动沿袭下来,倡导文学翻译的重任,是“从外国作品中寻找新思想,改造传统的语言”。到今日,“新思想”的重量已非“新语言”可载。因为译文味同嚼蜡不会怎么影响销路,《达·芬奇密码》语文不通也一样卖个满堂红。出版社买版权,急匆匆找译者,水准参差不齐的译者,能谈得上“严谨”的,已是市场上的稀有品种。根本来不及吃透原义的译文,浮萍掠过水面般就上市。傅雷曾谓为“一种精神”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放在此处讽刺至极。

  借傅雷诞辰100周年纪念之机,我辈忆及先生。其实无所“忆”,只有来自书里、傅聪嘴里的吉光片羽。这些图案组合在一起,最后一定会定格成陈寅恪先生的一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觉的人,在怎样的时代都会清明而心无杂念,但“独立”与“自由”之于今日世界,对于大多数的人们而言,都难以独立于社会与市场急速运转的大车轮之外。我们惟有企望多出现一些清明的轮子。

  近一两年文学翻译似乎有质量好转的契机:像由外方出资,帮助中国出版社翻译出版法国作品的“傅雷出版资助计划”,一般申请都能得到出版该书所需资金40%的资助。拿最近付梓的新一代法国女作家作品的中文版为例,一批年轻的译笔用心、优雅,让人看到了希望。类似的项目,西班牙官方也开始启动资助中国译者的项目。以经济后盾换取慢工细活,前景不错;假如国内也能学习荷兰等国家,设立文学翻译的专项资金、基金,那么译者才能自觉地去从头斟酌“诠释”的真义。当然,这里可以引申开去的不仅是译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