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938路公交车能否撞破行政樊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0日08:50 新京报

  作者:十年砍柴

  北京市938支5路在河北廊坊境内遭到当地客运商户堵截后,943区间在固安遭遇到同样的情境。

  去年北京市政府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补贴后,北京市公共交通的票价和其他城市相差甚大,同样的里程,河北所属的公交公司,票价是北京市的数倍(如加上学生打折,更为悬殊),这当然会巨大地冲击当地公交业。

  廊坊市市委书记、市长批示该路公共汽车“今日必进(廊坊)大学城”,可看出当地行政部门的焦虑,因为这一事件得不到妥善解决,会使廊坊地方政府所宣传其毗邻北京的地域优势打折扣,自然也会影响当地的商贸和房地产,进而影响当地官员的政绩。可是,这一问题的出现有着深远的社会和制度原因,地方领导的批示能否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不觉乐观。

  中国的城市繁荣程度、居民福利保障水平,往往和驻地行政机关的等级密切相关,所以县城在一县之内,省城在一省之内,什么都强是一种常态。作为首都北京,其市政建设、市民社会保障、安保水平等一系列社会发展指标,优于其他省市。这种优势多是由其作为政治功能带来的,比如要保证其用水,其环境的质量,其能源供应,邻近省份特别是环北京的河北省广大居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地在各方面的差距便很明显。

  人说一斑窥豹,这一“斑”小事,能看到长期行政壁垒产生的大“豹”。去年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来京多年,终于买上一套房,打开手机准备给老家的父母报喜,手机短信显示‘河北移动欢迎你’。”这个段子既说明由于社会的发展北京和邻近的河北部分地区日益一体化的大趋势,也说明由于行政壁垒导致许多问题,比如两地移动通讯一墙之隔,就存在是否需要收漫游费的差别。在北京公交被阻挡事件中,由于利益的不同,各方心态是不同的。北京公交方面可以超脱,因为它不受什么损失;河北省有关部门则要维护省级政府的行政权威,不希望所辖的地市越过自己和有关部门协调;而夹在中间的廊坊市是最着急的,既没有财力补贴本市公交公司,又不愿意看到北京市补贴的公交线路在本辖区被斩断。

  “护城河”近期常常作为河北要保首都安全的一种形象性比喻。尽管现实中的城墙和护城河早没有了。城墙也罢、护城河也罢,作为封建时代城市一种符号化的标志,其维持秩序稳定的基础是等级化,用行政或军事的力量在地理上和人的身份上进行隔离。而今天的中国,还需要这类“城墙”和“护城河”吗?如果不除根子,就还会发生938支5路这种越过“护城河”的阳光被人阻挡的怪象。

  □十年砍柴(北京 记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