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变味的教学评估就是劳民伤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3日07:2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李龙

  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一个普通的科员袁俏,居然劳驾到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副校长等6位校领导集体迎接,据说场面还相当隆重。身份如此悬殊,为何却能惊动到校领导?原因不言自明——在这一刻,她不是普通科员,而是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秘书。

  可别小看了教育评估专家组秘书这一角色,虽说没有评委手中生死攸关的投票权,但在总结评估材料时用词稍微变化一下,说不定就起着不同的效果。校领导们当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不敢有丝毫怠慢。

  校长们超乎热情地讨好一个女秘书,足以看出教学评估对一所高校是何等的重要。然而,稍稍了解高校教学评估过程的人就会明白,眼下的教学评估完全是以一套行政化的统一评判标准,僵化地评定高校的教学。而以一个缺乏科学的数量化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大学,既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又是对高校自主教学的粗暴干涉。更为严重的是,逼得高校频频作假来应付评估的教学评估,已经到了劳民伤财的害人地步。

  教学评估可以说是教育产业化的产物。当越来越多的高校忽视其教育公益性,而更多地关注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时,教育部为了纠偏,将高校拉回到公益轨道,所以出台了教学评估的规定。无可否认,其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事实证明,教学评估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各个学校有针对性地造假,假试卷、假论文、假听课等泛滥成灾;一到评估时,整个学校从老师到学生都如临大敌,似乎进入了一个精神恐怖期,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准出错,全部的精力都拿来应付评估;有的学校为了保证顺利通过评估,干脆提前请评委来学校搞“预评估”,设备不到位的,马上拨专项资金购买,论文不够数量的,马上搞外交突击发文……在这种异化了的教学评估面前,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曾经挺身而出,炮轰高校评估的“三宗罪”:太多太滥,评估体系方法单一,评估造假。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高校也应按照专业化的差异而决定其不同的发展方向。但现在却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高校,并将高校的发展交到几个所谓的教育专家评委手中,这实际上是通过行政手段,将部门甚至是个人意志强加于高校的表现,结果必然导致教育的官僚化。事实上,高校的发展有其相应的内部管理机制,这种不受外部干涉的机制才能推动高校的专业化和差异化发展。

  其实,教育部也觉察到了当前变味的教学评估已经成了高校的一大负担,严重阻碍了高校教育的正常发展,所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曾表示,要给教学评估“减负”,并具体规定了“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期间不得抽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实验实习报告”。这本身就是个荒唐的规定,居然细化到了不得抽查教案和实验报告的地步,可想而知教学评估是个多么庞大的工程。现在既然喊出了为教学评估“减负”的口号,倒不如一步到位地取消,因为违背教育规律、劳民伤财的教学评估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再透视教学评估的背后,其折射的则是高校作为特殊性的公益社团组织缺乏自主权的弊端。如何归还大学“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本义,恐怕还得教育管理部门三思。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