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汉视点:实质性的握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11:03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今年博鳌论坛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胡锦涛与萧万长的会面。在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之后,萧万长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自然引发了对5月后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诸多联想和期待。

  应当说,这是一次实质性的握手。从2006年连战和宋楚瑜接连访问大陆开始,国共两党之间的互动便开始进入一个上升通道。但是这个上升通道之初,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国共两党首先要化解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政治恩怨,向两岸民众解释,敌人是如何成为朋友的。所以国民党登陆大陆之初,两党通过这种方式,首先就确立了彼此之间的现实地位和相处方式。

  两岸以发展谋共赢的格局,是自这之前很多年开始就形成的大局,并不会因为少数政客的恶意干扰而改变。如今,国民党再度管理台湾岛内事务,在另一个侧面证明,台湾民心盼望民生改善,不愿涉“台独”之险。国民党在两岸互动领域,便拥有了新的力量和手段,来执行民意,化解矛盾。这种局面下的两党对话,与之前相比,更具备实质性的意义。

  而这次握手同时也意味着,两岸人民在寻找一种新的共谋和共存方式。从传统意义上说,由于岛内少数政客攫夺政治资源,制造政治对抗,经济议题一直是两岸共存的最主要也是相对唯一的方式。之前国共两党的对话,也主要围绕经贸议题展开。毕竟只有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两岸民众才会越走越近。但从博鳌论坛来看,无论是绿色亚洲的主题,还是变革共赢的期待,实际上都超越了经济议题,而更加接近中华民族整体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公共议题,成为两岸人士关注的命题。

  因此,经济搭台,民生唱戏,自下而上的两岸关系,在长年发展之后,已经得到了两岸高层的充分认可。而在亚洲主体性提升的大背景下,两岸已经无法满足于简单的经贸往来,而更加重视一种高效、低能耗和共赢的大社会。举个例子来说,曾经受到岛内少数“台独”政客杯葛的“两岸共同市场”,如今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实现。这可以看作在两岸民意推动下,政治和经济的大跨越。而历史性的政治人物,恰恰是能够应时而为的人物。

  因此,美国《纽约时报》将“胡萧会”称为两岸关系历史性的分水岭。他们看到了萧万长的分量,却忽视了这种对话背后的民意诉求和历史基础,也忽略了“胡萧会”产生的实质性变革。“胡萧会”实际上扫除了两岸对话的诸多意识形态障碍。海峡四月春暖,两岸经贸与经贸之外的更多议题开花结果,已然可期。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