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达三:北大立了孔子像又能如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10:16 深圳商报
作者:王达三 编者按: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自本报4月15日推出北大教授张祥龙建议在北大立孔子像的文章,产生了迅速而强烈的反响。16日编者搜索后发现,张祥龙先生的文章已被新浪网、新华网、21CN、天涯社区、深圳新闻网、和讯评论等无数网站转载。而在新浪网上,新浪评论频道已将本报前两日刊发的三篇相关文章做成专题,供网友讨论。就在张祥龙先生的文章下面,截至16日18时30分,已有750多个帖子参与该话题的讨论,网友的发言针锋相对,各抒己见。从15日起,编者也陆续收到国内一些专家学者针对此话题的文章,他们在北大是否该立孔子像、如何重塑大学精神等问题上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其实,就像我们为张祥龙和冼岩先生的文章所配的专题名称“寻找大学灵魂”一样,对于张祥龙先生提出的“建议北大立孔子像”,我们一开始便将论争的焦点放在如何重塑中国大学的精神与灵魂之上。因为,片面争论北大是否该立孔子像,只会使讨论陷入一场毫无意义的口水战。为此,本报今日特刊发几位学者和读者的讨论文章,也欢迎大家就“寻找大学灵魂”话题继续讨论,投稿信箱:chenms@sznews.com。(陈美寿) 张祥龙老师关于北大立孔子像的建议及其理据,我完全赞同,但也有个小小疑惑:难道北大立起了孔子像,就能做到像张老师所说的“可以引领我中华文艺复兴的潮头”吗? 据说百余年来北大一直在“引领中国文化风尚”,按照我的理解,这个“风尚”就是“反传统”。在此背景下,北大如果突然立起了孔子像,受到的各方压力可想而知。职是之故,如由外界特别是校友捐赠孔子像,或会多多少少减轻北大的一些压力。我猜测张老师提议校友捐赠孔子像是在为北大的这种尴尬处境“解套”——堂堂北大虽不能说财大气粗,但还不至于用募捐方式才能立起孔子像! 但是,张老师的良苦用心未必就能得到相应回报。窃以为北大根本还没有从“反传统”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更没有做好“引领中华文艺复兴潮头”的心理准备,所以它在短时期内接受捐赠孔子像的可能性很小,更不用说自建孔子像了。这绝非臆测之辞,因为据我所知,早在2002年时,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就曾拟捐赠一尊孔子像给北大,但被北大婉言谢绝,最后只好转赠给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在中国高校内率先立起了孔子像,并且率先创办了孔子研究院和国学院,虽然不能说宣布了“反传统”文化风尚的终结,但却无疑揭开了“回归传统”文化风尚的序幕。坦率地说,我认为北大在“回归传统”的文化风尚面前已经落伍了。它那个专门为所谓“高端人员”开设的“高价国学班”,为人诟病多矣!至于请大小S搞讲座,也有失名校风范。 问题还在于,孔子的伟岸和高大应在人们的心里,诚如司马迁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如果不能在内心对中国文化抱以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与敬意”的话,孔子像立与不立并不重要,甚至是不立也好。张老师文中曾提到北大治贝子园前老子像的手指全然断尽,我很担心孔子像立起来后也会出现同样的后果。就此而言,北大首先学会对中国文化的“温情和敬意”,可能比立孔子像更为迫切和重要。 在这方面,北大应做和可做的事情很多,而且完全可以依靠自身优势摸索出一条不同于人大的路子来。张老师在文中有个大胆的提法,即北大是“中华文明教育的正脉嫡传”。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教育最核心的一点是读经。民国元年,由蔡元培先生担任教育总长的教育部废止了学校的读经。但到1937年时,蔡先生尽管仍然对中小学生读经持保留态度,但却赞成大学生也读点经书。遗憾的是,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学校读经的传统被抛弃殆尽。北大如果真要以“中华文明教育的正脉嫡传”自任的话,我想首先应该恢复读经的传统。 当然,读经在古代几乎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在现代只能作为诸多科目和课程中的一个,这有点像欧美流行的以教授西方人文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目前国内也有些大学开始效仿国外的“通识教育”,但至多是开设些杂乱的“国学课”,不但不敢公开打出读经的旗号,也没有作为公共必修课。北大要搞的话,应避免这些问题。三年两载的读经课虽然未必能确保学生熟悉和掌握经典的内容,但至少可以确保学生做到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之同情”,庶几可以逐渐培育对中国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届时,心中有孔子,孔子像立与不立,同样也不重要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