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立:理性看待蓝藻与建设性吹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08:19 信息时报

  作者:晓立

  近日,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引起了部分群众不必要的惊慌。对此,有专家呼吁,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要理性看待太湖蓝藻,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治理,不必恐慌。

  前些年,某一出纪录片很是火爆之时,网上有一评论文章如是评价其基调:“理性拍马屁、建设性吹捧”。我很是琢磨了一番这种“理性看待”的背后有何微言大义:或许是变相提点民众,太湖的污染治理状况就这么着了,不要有过高的期待;或许如中国那句“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古话所说,对环境恶化的逆来顺受就是常态理性;又或许鱼翅鲍鱼吃得太多,某些脑子进了开水、变成“开水泼鸡蛋”形状的精英,早已忘记红薯玉米的味道,感觉已变得迟钝、麻木。因为有人文精神的专家,无论如何是干不出“建设性吹捧”的事来的。

  诗人气质的伟人曾说过: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则提出有关“长时段”的理论。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只明白一点:今天的环保、生态等议题,不是政府部门、无名专家所理解的只是一个科技发达以后如何凭借技术手段加以补救的问题。它首先关涉的是人们当下最基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感觉。

  专家呼吁的事实基础之一,是“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最新的监测数据表明,今年3月份,湖体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浓度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1.7%、32.1%和13.1%。”数据甚为清晰、明了,但是意味着什么?对于专家来说,用这些数据说话,就可以直指本心——表明太湖水质有所改善。但是对于民众的生存感觉来说,不管这些污染严重性的衡量数据是否像中国股市一样一泻千里,其实他们最关心的还是饮用水水源的污染状况如何、是否数据下降就意味着水管里流出来的自来水能够安全饮用了?就像前面所说的那种开水与鸡蛋之间的色食关系,可以命名为“泼”,“冲”或“烫”,但都不会改变这道“菜”的本质状况。

  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来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但报道中何谓“引起了部分群众不必要的惊慌”,却仍然语焉不详。不难想见,即使是本着安抚民众的善意,其传播效果也会因此打折扣。民众当然有判断能力,他们不会非理性地认定全世界的专家脑浆子都是一碗蛋花汤,同时也能看出专家“建设性吹捧”背后的矫饰虚妄和刻意回避。

  或许,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努力,太湖蓝藻在“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会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此之前,最要紧的还是莫为民众的“惊慌”定性,很不屑地把这种正常的自我保护心理称之为“不必要”。“专家”这个词在民众中的口碑已经堕落得够快了,千万别把“理性”也整得一样。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