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缅甸风暴灾难的警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7日07:44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目睹自然灾难在全球各个地区肆虐。继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之后,2008年5月6日的消息说,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目前在缅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共造成2万多人死亡,4万多人失踪,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受灾地区人口集中,水网遍布,交通不便,使得灾情评估和救灾都困难重重。这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难。

  比较2005年发生在美国南部地区的“卡特里娜”飓风,那场风暴造成了1069人死亡和百万人无家可归。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死亡数字来衡量灾难的严重程度,但是这些数字本身依然呈现出一个严峻现象。如果单就其造成的伤亡数字和损失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在防灾减灾中,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发展中国家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困境,首先体现在社会发展水平上。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大范围的防灾减灾网络,没有一个完善的气象预警系统,导致在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公众无法知情,而只能依靠个人力量自救。在此次缅甸风暴灾害中,就出现了灾区人群对热带风暴认识不够,转移不及时的问题。而一旦发生灾难,部分发展中国家甚至缺少必须的药品、水和食物。房屋等硬件更不具备强有力的防灾条件,也导致了防灾减灾的能力较低。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防灾减灾中,仍然处于国际弱势地位。在各国的国际防灾减灾合作中,大多数发达国家首先重视建设自身的防灾减灾网络,并且关注自身所在地区的天空、海洋和异常天气,对于国际合作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自印度洋海啸之后,迄今已有4年之久,但是同类型的灾难再度发生,让人们对防灾减灾国际合作的效果忧心忡忡。

  风暴之后是水患,水患之后又有大规模传染病的威胁。每一次自然灾害所产生的致命威胁都不是孤立的。因此要靠单一发展中国家之力,化解防灾减灾的难题在当下仍然有困难。这种难题是发展不均衡造成的,也是短期内难以通过个体国家力量突破的。同时,这种难题又常常会针对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国家发生。即便在灾难发生后,缅甸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国际社会和外国人个人捐赠,都难以弥补这种灾难造成的天价损失。因此,我们才有必要通过国际制度性的合作,来降低任何自然灾害可能产生的损害。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综合因素,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增无减。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要远远大于他们的承受能力。人们常常说,防灾减灾要关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把预警信息有效地发布的问题。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防灾减灾的“第一公里”问题,那就是怎么在灾难登陆的第一公里,就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种“第一公里”要求,实际上是对整个国际防灾减灾的制度性期待。

  每一次灾难都是悲剧,但是每一次灾难又都是警醒的最后机会。自然往往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期待在缅甸风暴灾难之后,国际社会除了反对军事冲突、弥合民族裂痕、维护世界和平等迫切任务外,还应该为发展中国家的防灾减灾共同制定一种国际合作的新规则。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