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明: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民主运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1日08:44 新京报

  胡福明

  1935年生于江苏无锡,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

  曾任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教授,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等职,后担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至2001年2月)。

  胡福明参与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刊登后,被认为是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先声,人称“春风第一枝”,该文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否定“两个凡是”、进一步反思“文革”和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和舆论基础。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本本主义,强调来个思想大解放。 

  批“两个凡是”,准备坐牢

  新京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已成为时代转折和改革先声的符号,为什么是你写这篇文章?是偶然的吗?

  胡福明(以下简称胡):我在南大是搞哲学专业,拥有专业的敏感性,这也是我对“文革”灾难的反思的结果。我在“文革”中先被打倒,后来成为逍遥派,一路看过来,变成观察者。为什么后来我写文章?因为我痛恨“文革”。

  新京报:在“文革”中有哪些遭遇?

  胡:1966年6月上旬,我被作为匡亚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当时被划为“修正主义分子”)黑帮分子打倒,所有的“黑帮”待遇我都受到了。女儿那时只有2岁,被人骂为“黑崽子”,哭着跑回来。这不仅是我一家的遭遇。我后来能够批判两个凡是,与“文革”灾难太普遍有关,老百姓穷透了,苦透了。

  新京报:怎么又成了逍遥派?

  胡:我被批斗一年后,那些人到我家乡调查我。发现我是“红五类”。就把我放了。他们要我参加他们的组织,我不去,因为我不理解,想不通“文革”。所以我就成了逍遥派。

  新京报:那又怎么成为观察者的?

  胡:江青、林彪这伙人,我一开始就很反感,林彪叛逃死后,上面通知参加党员大会。气氛很神秘。每人发一张票,排队参加,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地清点人数。妻子问我,什么事?我说党内出大事了,林彪反党!

  结果进礼堂坐下来,不出我所料,上面通报第一句话就是:“关于林彪反党……”,我当时就笑了。(笑)所以我当时预测,江青一伙肯定也逃不了。

  新京报:但是“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出笼是你没有料到的吧?

  胡:是的。江苏省批判“四人帮”的大会我第一个发言。我认为中国历史转折的时机到了,当时写了很多文章,以为春天来了,应该拨乱反正了,邓小平要出来工作了,中国要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了。

  但是,我们太天真了。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发表了“二七社论”,“两个凡是”出笼,批判“四人帮”突然降温,拨乱反正工作开始变得寸步难行了。后来我才弄清楚是“两个凡是”在作怪。

  新京报:所以你想到写文章批判。

  胡:我仔细研究,觉得这样的提法不好,“两个凡是”等于说“文革”的理论路线政策都要维护,都要贯彻,那么人民群众要求邓小平同志重新出来工作,就不可能了啊,那么许多冤假错案都不能平反了。

  所以,大概到1977年4月,我开始酝酿写文章了,观点已经明确了,就是要批判“两个凡是”。

  新京报:当时担心被整吗?

  胡:我不晓得“两个凡是”是华国锋提的,我只知道是两报一刊发表的社论。“文革”以来,中央最高领导人的意见一直都是通过两报一刊社论来传达。所以批判两报一刊的社论就会被指责为反党反中央嘛,这个罪名可大了。

  而且“两个凡是”打着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子出现,那我批判“两个凡是”就会被指责为否定毛主席,在中国没有比这个罪名更大了。所以当时心里有点虚啊,要准备坐牢的。

 [1] [2] [3]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