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郭敬明的中国式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1日10:08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王坤

  我想用一种尽量松弛的心态去趋近他——一个24岁,生于四川自贡,外表精致唯美另类,文笔细腻华丽感伤,有着良好的商业嗅觉,如今身价千万,但却总是负面新闻不断的男孩——郭敬明。

  有些人注定要与他所处的时代互为表里。比如他,未必情愿,也未必刻意,但是郭敬明身上的那种气息:有些明媚的张扬,有些矫情的忧伤,阴影和阳光斑驳其间,甚至还有种人生方向的迷离和朦胧……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属于青春的某种气场吗?

  主流文化对他的挤压和紧张,亦或只是我们与时代的角力,只是很不幸,他夹裹在其中,不能自拔。

  这一次引起轩然大波的是《纽约时报》“读书版”关于他的一篇文章。自由撰稿人21岁金发碧眼的美国女孩aventurinaking(中文名金小鱼),在题为《China’s Pop Fiction》(中国流行小说家)中,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写道,“现今,中国最成功的(原文为most successful)作家……是24岁的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

  在中国,在这个崇尚混沌和中庸哲学的国度,妄下断语需要冒着哗众取宠的危险,何况她评价的还是这样一个争议和是非不断的男孩。

  当下的文化评论界,为了集中火力作出声响,常常是攻击一点而不及其余。这样写出的文章虽然铿锵有力,但却往往拖拽着读者远离了事实的真相,而深陷在情绪的泥淖。

  这一次也不例外。大家甚至没有耐心去读完这篇文章,也没有兴趣去体味一下外国人对郭精准的白描写法和复杂的情绪表达,就铺天盖地地将各种形状的板砖砸了过来。批郭敬明自不量力,骂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甚至还居心叵测地揣摩,这又是一次老谋深算的商业炒作……

  我们试图联系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郭敬明很多作品的出版方),想请他谈一谈对此事件的看法。黎波说,他和郭敬明沟通过,一致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觉得对这件事没什么兴趣,说任何话都是多余。黎波还特意对记者说,他觉得郭敬明正在变得成熟。

  金小鱼日前在接受中国某媒体采访时抱怨说,她被中国人误会了。“在美国,most successful指的是金钱上的成功,而并非文学成就,我所指的也是郭敬明在商业上的成功。”她在文中称,郭去年的收入是140万美元,而郭敬明日前承认这个数字基本准确。

  140万美元,24岁,当你把这样两个数字叠加在一起时,会不会觉得有些晕眩?商业和文化竟然在郭敬明身上裂变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这使得身在美国的金小鱼也颇为惊叹。“因为美国没有中国这种情况——年轻的作家被视为偶像。在中国,读者会高喊着‘郭敬明,我爱你’这样的口号,在美国年轻人也有偶像,但他们是贾斯汀、布兰妮这样的人,而不是作家。”

  更耐人寻味的还有下面的话,金小鱼说,“在美国,家庭的阅读差异并不大,父母会介绍他们那一辈的书给孩子看。但在中国,孩子必须去找自己的文学,而他们往往对同龄人更感兴趣,我想这也许是80后偶像作家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一个原因。”

  如果真如金小鱼所言,那么我对这种中美差异的理解是,美国社会保持着相对稳定和纯净的文化价值,并且对这种价值进行着有效的代际传承。而在中国,郭敬明等“80后作家”的走红和暴富,则说明中国年轻一代普遍正处于一种价值和文化的真空,他们不相信上一代的生活经验和价值判断,而渴望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领袖。

  如今的郭敬明,早已不是来自小城市、羞涩内向的小男孩了,他开着豪华车,在上海配备有游泳池和健身房的高档小区购房,并且花费百万装修房子。他还计划为青少年作家举办全国竞赛,以设立他自己的文学标尺。

  郭敬明外表瘦小,有一些女性气质,但内心其实十分强悍。他如今很硬气的话是,“作品被购买了,才具有价值。否则,标榜得再厉害的作品,失去了购买力,就什么都不是。”

  我不知道,在中国是否还有第二个作家能像他那样,四部小说中三部的销量均超过300万册。他如今主编的杂志《最小说》,每期的销量也稳定在40万册左右。

  郭敬明是个奇迹,他拥有无可置疑的中国式“成功”。

  如果你看过他的小说,你一定会惊叹于他对文字美感那种殚精竭虑的追求。郭敬明也承认,有时他会为了这种形式感而放弃情节和叙述的需要,如此趣味也蔓延进他的生活,没有哪个男性会比他打扮得更精致,更唯美。

  同样的文字感觉,我还在另一个极其流行的作家——安妮宝贝的作品中强烈地感受过。你会被她笔下的每一句话撕拽,但是整部作品的内容却很弥散,读完后的感觉很迷茫。

  也许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吧,纤弱,匠气,细节决定成败。而剥开一层层润滑的形式后,是游离的迷茫的空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