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举国哀悼给死者以尊重 给生者以慰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11:16 大河网-河南商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山之上,国有殇。

  据国务院应急办提供的数字,截至18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伤。据报道,汶川地震遇难人数预计超过5万。这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更是全人类的不幸。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价值。以国家的名义哀悼遭遇不幸的人们,体现出政府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尊重。面对自然灾难,虽然失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但通过对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致以深切的哀悼,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以国家的名义哀悼遇难公民,能够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中树立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风尚,为遭遇不幸的那些家庭分担一点精神上的痛苦。

  事实上,在伤亡惨重的重特大事故发生后,政府宣布设立全国哀悼日,已成为“国际惯例”。比如,“9·11”发生后,美国将9月14日定为全国哀悼日;比如,2004年12月26日,泰国决定从28日开始为期3天的全国哀悼日、降半旗为印度洋地震海啸中死难者哀悼;比如,北奥塞梯人质事件发生后,普京宣布9月6日和7日连续两天为全国哀悼日;比如,2007年11月20日,乌克兰政府宣布全国哀悼3天,以哀悼18日在顿涅茨克州煤矿爆炸中遇难的88名矿工;等等。

  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汶川地震中很多遇难者原本就可歌可泣。“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遇难现场一个母亲用这样的死亡姿势保住了孩子的生命,而另一个年轻母亲临终前,还不忘撩起衣服,将生命最后的乳汁给了怀里的孩子,直到被救援人员发现,“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用这种姿势为孩子撑起生命港湾的,还有教师——中学老师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小学老师张米亚,用胳臂给两个孩子撑出一片天空;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牢牢地挡住垮塌的水泥板,怀里紧紧抱着一名小孩……

  灾难来临,爱成了这些伟大生命的休止符。他们用最美的姿势挺住垮下来的墙壁、横梁,用爱从死神的魔掌中夺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大写的人把爱的希望像种子一样撒向人间。

  面对遇难公民,国务院宣布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是“表达全国人民对这次地震灾害中的罹难者、在救灾中的牺牲者的哀思”,更是“向全世界昭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生命的关爱以及亿众一心救灾重建的决心。”

  以国家的名义给遭遇不幸的生命以最高的礼遇,给遇难者家属以最高的慰藉,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将持久而深远,因为它彰显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