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救灾重建当以财政手段为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08:41 新京报

  作者:徐斌

  央行货币政策的目的是扭曲市场经济中价格信号紊乱造成的资源错配现象,引导经济生产正常进行。在地震发生之后,央行有必要对灾区进行政策倾斜,但这种倾斜不是以增多货币供给导致社会总需求膨胀为代价的。此类倾斜是以导致其他地区信贷更加紧缩为代价,因此是结构上的调整,而非信贷总量的扩张。

  因此,此次地震灾区的救灾以及今后重建工作,货币政策不该也不能担当主要角色,更多的应该是以财政政策为主,负责社会资源总调度工作,安排资金进入受灾地区进行建设。灾区灾民救济、基础建设大都是非盈利性投资项目,指望民间慈善资金投入,无论如何也是有限的,只有指望政府之手介入,提供巨额建设资金才有望尽快恢复灾区经济面貌。信贷资金在其中只能担当配套辅助角色,一旦信贷资金成为灾后重建工作的主角,很容易导致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引发恶性通胀。

  对灾区的相关财政支援政策措施,实际上是要中国其他地区做出牺牲,将资源节省出来以支援安抚救助和经济重建工作。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为此少吃一块肉,少穿一件衣服,少得一块钱,因为政府财政是来自于民,也最终用之于灾民,无所谓国家照顾,这不过是公共政策的应有之义。这样,针对灾区的经济政策很容易做出安排了。

  首先是中央和省级财政支付转移,安排灾区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灾后生产重建工作应以财政大规模支出负责水电煤运等基建项目,以及灾民移民重置安排;另一方面发行灾区建设公债,负责相关生产建设资金,保证灾区生产单位尽快进入生产,同时信贷资金相应倾斜配套。

  其次是对灾区实行灾后重建时期减税政策,灾区生产单位的增值税、消费税以及相应的城市建设税费,一律减免或者减征。同时鼓励中外各类资金积极参与灾区生产重建工作,在税收上,相关项目给予税收减免。

  尤其应注意的,是放开民间慈善资金参与灾区社会受灾群众自救自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得到各类社会群体慈善资金的捐助,以此作为国家财政资金的补充作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四川等地震灾区的信贷资金安排有所宽松之时,有必要扎紧其他地区的信贷额度,否则信贷总量扩张最终让2008年防通胀的所有努力化为乌有。

  此次地震破坏程度超过唐山大地震,但无论救灾抢险还是灾后重建,都要本着“心要热,头要冷”的原则,国家经济政策不可改弦更张,随便就乱了方寸,要明白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不是一回事,灾区经济政策应该充分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方能早日走出灾难阴影,保证2008年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

  □徐斌(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