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舸:呵护每个返乡灾民是后方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09:20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作者:毕舸

  5月20日下午5点25分,蒙蒙细雨中,一架承载着31名来自四川震区伤员的专机降落在白云机场,来自广东11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已经到停机坪上等候,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到机场迎接,21日,还将有160余名灾区伤病员抵达广州接受治疗。(5月21日《南方都市报》)

  与此同时,陕西西安也于21日接受了248名灾区伤病员,相信在全国许多城市,陆续会有一大批灾区伤病员被接收安置,接受治疗,等待康复。

  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即使哀悼日过去,我们需要戮力同心的最重要事情,毫无疑问仍然是救灾。表达哀悼的同时,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哀悼日,我们能为灾区同胞实实在在做些什么?

  哀悼日凝聚了人们抗震救灾的坚强意志,对当下抗震救灾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生命高于一切。哀悼日的本质,是通过一种国家仪式,表达对生命的最高尊重。我们应当明了一个概念:对生命的尊重,不仅是从灾区废墟中全力挖掘每一个幸存者,郑重埋葬每一位死难者,更要在解救之后,对灾区伤病员进行全方位救治。这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因条件所限无法深入救治的灾区伤病员,送往医治条件更完善的大后方。

  国家身负为生民立命之任,灾难来临,当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这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政府的担当。国家将灾区伤病员分批送往条件保障可靠的各个后方城市,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运用公共资源,保证每个灾区伤病员能够到达“最可靠的地方”,接受最及时全面的再治疗。而后方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必将为伤病员解除伤痛,提供最优越的环境与条件。但随之而来的,是肉体创伤康复后更为漫长的心理治疗,这就需要志愿者、心理治疗专业人士乃至普通民众亲人般的呵护。

  受灾民众的每一声呼唤,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都是大后方民众为之不懈努力的爱心方向。抗震救灾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凝聚。哀悼日虽然只有3天,但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个灾难的日子和在震灾中失去生命的骨肉同胞。哀悼日的3分钟默哀之后,我们要马不停蹄,继续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要积极动员起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源,呼吁所有同胞为灾区伤病员献上殷殷爱心。

  生者的努力,是对死者最好的安慰。抗震救灾所涌现的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正是后方民众赶赴前线、与灾民同在的大爱体系;而在更为广阔的后方城市,民众不仅时刻通过媒体报道,感受到了一种同悲的情怀,激发了内心深处的爱,更将以持续不断的爱心行动,呵护每个来到此地的灾区伤病员,去表达大爱无疆的崇高。

  别怕,到后方了!这是我们对所有灾区伤病员的郑重承诺与亲情问候,也是我们表达“一家人彼此关爱”决心的最好话语。抗灾就应不分前方与后方,所有的后方都是前方,所有的中国土地,都是灾区同胞可依赖的家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