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于泽:所有捐赠必须通过有效监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07:22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杨于泽 来自民政部的消息说,截止昨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获国内外捐款214.16亿元,到账125.79亿元,已向灾区拨付近19.15亿元。中央政府已注意到监管的必要性,并下发通知,把监管救灾捐赠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问问身边的人们,我们几乎碰不到没有捐款的亲友和熟人,大家无不奉献爱心,甚至连街头乞讨者都乐捐乞讨所得。国际社会也没有沉默,他们担当了对汶川大地震的人道主义责任。大家踊跃捐款之后,就有了一个共同关切:当捐赠款物到来之后,政府和慈善组织能否保证每一块钱花到它应该到达的地方,使得国际国内的捐赠达到最高慈善效率? 虽然有关方面警告官员赈灾腐败将受“严惩”,但社会各界还是露出担忧之色。这种担忧决非无缘无故,因为在历次“审计风暴”中,救灾与慈善事业的主管机关屡有涉入。而据媒体报道,在四川救灾后方城市的若干小区内,已经出现“救灾专用”帐篷,近日有数百市民聚集,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还有网友质疑,一些救灾帐篷采购价格畸高,有挥霍捐赠者爱心之嫌。凡此种种证明,在捐赠监管方面,我们不仅存在历史的焦虑,而且出现了现实的紧迫感。 有人说“多难兴邦”,其实兴邦何必多难,但灾难既已发生,我们必须在世界的审视中谦卑地学习,通过反思改变自我,推动我们国家不断进步。今天的救灾捐赠,已经远非过去面对面的施舍,也不是寺庙施粥、孤儿院抚孤那样简单,而是高度社会化、网络化乃至国际化,所能集中的各种资源也是巨量的,其运行与管理必须在法治框架下,引入现代理念与现代管理制度,减少损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此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被国际社会视为中国进步标志的,是信息公开。信息公开,不仅是主动对外公开有关信息,而且是向国内外媒体开放现场。这种信息公开的好处,是使国内外民众及时知情,进而引发广泛的爱心捐赠潮。对捐赠款物的运用,也应该一本信息公开的原则,不仅捐赠管理机构要主动公开信息,而且要向国内外媒体和捐款者开放备查,让捐赠情况、运用过程、账目、结果等公开透明。 市场社会是“风险社会”,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我们在此呼吁,政府应当降低门槛,大力发展慈善组织,使社会慈善资源自我组织起来,扩大慈善网络和救助覆盖面,以抵御和摊平社会风险。慈善组织多了,形成相互竞争,即可形成优胜劣汰,提高慈善体系的整体效率。 自然,外部审计,包括政府审计,仍然是现代慈善制度的核心环节。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强调慈善机构自身的责任。美国“盖茨基金会”章程有言:“我们应视受益方为尊贵的合作伙伴,对他们保持最高的尊重。”让国内外爱心到达“受益方”,让“受益方”真正受益,这就是慈善机构的责任。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