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吴志刚:灾区重建考验民族智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09:19 江南都市报
作者:江南都市报评论员 吴志刚 在写汶川地震系列评论的时候,我一直处在一个复杂的状态,一会儿黯然神伤,一会儿浑噩迷钝,一会儿又壮怀激烈。在这场空前劫难面前,从炼狱般的现场传来的震撼,只能让我们悲伤再悲伤,流泪又流泪,令人窒息的痛苦几乎让我们无法呼吸,很难再保持冷静。每天都有读者给我来电话或是发短信,鼓励我写下去,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在这种苦痛中,我们已经度过了悲伤十日。 如何让震区从绝望走向希望,从困顿走向新生,是我们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这个课题,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破解的,它需要至少一代人的努力。国务院21日已宣布,中央财政今年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明后年继续作相应安排。 700亿元当然不够。目前估计,汶川大地震给本地区及周边省份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5252亿元。如果按直接和间接共1000万受灾人口来衡量,人均受灾损失超过5万元人民币。当然,这些损失除了个人财产之外,还包括灾区的基础设施在内。 5252亿元是很大的数字,不过也只相当于中国目前GDP的3%左右,对中国的经济应该不会有过大的影响,但对于遭受损失的省市区以及近千万的受灾人口来说,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重建问题解决不好,将在中国的西南留下不安定因素。据估计,这样大规模的损失,如果要重建,并且保持一定的增长,至少需要5~10年或更多时间,静态总投入必须达到损失水平的两倍即1万亿元左右。所以,700亿元只是“先安排”的一笔资金,作用是“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后续资金如何筹集?筹集多少?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灾后重建是简单的原地建设还是异地重起炉灶,产业模式是使用灾区原有模式还是抓住机会另辟蹊径,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地震、火山爆发等地壳运动曾是决定地表形态的最主要因素,但目前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改变的程度,几乎是自然的地质运动对地球改变程度的10倍。本次地震所在的龙门构造带附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加上地震之后山川河谷地貌发生了重大改变,在重建过程中必须有战略考虑。我认为,在产业模式上可以考虑新的布局,一些偏远而不利于人类居住的乡镇,应将人口迁移到城镇安置,原用地退田还林或退牧还林,让自然重回原生态。这样,公路、桥涵、隧道、水库等人为占地面积可以减少很多,对地表的破坏也能降至最低。 在重建统筹上,一是建议国务院设立副部级的国家赈灾重建局,统一指挥涉及全国的大灾大难应急、安置、重建工作;二是利用好民间资本,像万科宣布出资1亿元参与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就是民间资本参与重建的典型表现,引导利用好这些资金,可以有效拓宽筹资渠道;三是创新融资渠道,可以考虑发行重建股票或是国家债券,直接向金融市场筹资,这种充满爱国意味并有一定回报的股票和债券,国民认购一定非常踊跃。 地震考验了我们的筋骨和民族感情,重建将考验我们的智慧和民族精神。我相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劫难的废墟上重塑希望。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