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灾后重建需要我们持久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10:08 长江商报

  社论

  汶川地震十日有余。如今,温家宝总理再次抵达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我们对温总理所代表的政府抗灾决心深感欣慰。当然,一些县市已开始了灾后重建工作,例如都江堰,重建的完成已预计在三年内可见。这些,都是灾后希望重生的绝好见证。

  灾难的瞬间已过,幸存者得到尽力搜救,逝者得到人性的善后,废墟将被清理,灾区人民将得到妥善安置,及至新的家园出现。但是,重建本身,又是何其漫长的过程?灾难让我们空前团结,但团结所形成的支援力量,又需变成一种持久的力量,三年、五年,或者更久。

  紧张的救援过后,社会所有环节的应急机制,都会渐趋常态。人们关注的视野,将慢慢分散。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灾区慢慢不再是社会的核心议题。灾难降临时,我们对生命最深沉的思考,最默契的共识,如何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不致被生活的繁琐冲淡?此时此刻,我们单纯的爱,如何转化为对灾区人民持久支援的动力?灾后重建需要这样的思考,不仅是因为对抗遗忘的需要,也是要确保重建不止于房屋的努力,更包括灾区人民心灵的重建。

  “家园”作为文字的理解,当然是土地、房屋以及一切生活的空间;但人类生活的构建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我们因家庭有了亲情的温暖,因朋友而有了友情的温馨,因宽松而自由的社会环境有了奋斗的渴望,甚至因那些不变的建筑有了生活之历史的思考纬度。还有更多更多,精神的家园不只是哲人的思维产物,它更在于我们因此对生活有了持续守望的动力、努力,有了各人内心对生活的阐释,哪怕是最朴素最简单的阐释。

  灾区人民要重回新建的房屋,也要重拾心灵的平静。但只要在一种持久的努力中,这样的愿望才能实现。以北川为例。北川已然与我们永别,废墟将因山体爆破工程而掩埋,重建也将另选新址。这是多少万人的整体搬迁? 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我们需要作答。在一种全景的重建规划之外,我们还要把自己对生命最高的敬畏之情,内生于更多的公民意识之中,让社会的援助功能会因此有更多更多的进步,而且变得更细腻、更有温情。

  灾难打破了灾区人民生活的一切,能活下来是最大的幸福。但当灾难成为历史,活下来的幸福需要社会意义的幸福来接替。幸存中有幸运,但摆脱灾难的心理恐惧,摆脱失去亲人的心理创伤,摆脱幸福累积完全中断的绝望,这些不可能靠幸运。幸福的生活,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都需我们的承诺。履行这样的承诺,一面需要有超脱时间的耐力,一面也需要国家的努力和我们自己的进步、社会的进步。

  就此而言,灾区重建也是我们自己在成长。公民意识、历史的敬畏、人性的认知,等等,只有把灾难中的爱固化为我们进步的因子,灾区重建才能获得持久的努力,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灾区人民的亲人,不因时间而改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