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古洪庆:大震之后还要打一场心理持久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10:35 中国网
作者:古洪庆 据5月22日《扬州晚报》报道,四川绵阳南坝镇中心小学一位7岁的小女孩这些天整日都处于敏感状态。稍有风吹草动,她就高喊“又有地震了”,晚上睡觉时也经常从尖叫中醒来。 汶川大地震才过去10天,亲历者的心理问题已经凸显。劫后余生的民众已有1/3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有的整夜不眠、噩梦不断,有的惊恐、敏感,总感觉房子要倒,老是在睡梦中惊叫“快逃,快逃”。其实,不仅直接被卷入大规模灾难者需要心理援助,包括与受灾者有密切的个人、家庭、救援人员、重建或康复工作的成员、志愿者,甚至记者,都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这个痛苦是长期的,甚至一辈子。一些幸存者只要外界一有某种刺激,就有可能造成新的甚至是“无震”的地震灾害。研究显示,如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将会有高达30%至40%的人会进入慢性状态,甚至终生与痛苦相伴。唐山大地震就是最好的教训,当时,中国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更别提什么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所以唐山的抢救仅限于救助人的生命。可时至今日,不少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心里还蒙着当年地震的阴影。可见,灾难过后,及时跟进心理援助和干预,同抚平心理的创伤和治愈肢体的创伤同样重要。 更重要的是对地震孤儿的心理救助,不能有半点怠慢和马虎。因为他们亲历了大地震,失去了父母,对于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地震对他们的影响是终生的,甚至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后代。所以,绝不仅是一句“抚养成人”所能够弥补的。还以唐山大地震为例,当年的孤儿普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有着强烈的孤独感,日夜追寻着从未得到过的母爱和父爱;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普遍不愿与别人交往,不愿意谈论父母、家庭。所以,及早地介入地震孤儿的心理辅导,不让他们在“爱”上断乳,对他们的成长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无论如何,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针对地震幸存者打一场“心理援助持久战”。国家已派出不少的心理专家奔赴灾区,试图通过心理社会干预能使他们增强信心和应对能力,有效地增强心身健康水平。但是,灾后心理危险期为事发后的3个月至1年。所以,对于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越早越好,要建立一支专门的队伍,打一场“心理援助持久战”,甚至可以不惜代价,为终身他们服务。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