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隐之:勿让震灾另类言辞成八卦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隐之 近几天,有关震灾的一些堪称另类的消息,与重大新闻一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救救我,我是张书记!”“我是班上第一名,叔叔先救我,我以后一定考军校!”——第一句,是四川一名教师在震后的另类表白;第二和第三句,分别是废墟下的县政法委书记和中学生的另类呼救。 随着关注者的增加,有关这些另类言辞的讨论有趋于“八卦化”的倾向,批评中出现人身攻击苗头,辩论呈口水化、荒诞化趋势。 例如,那位做出“另类表白”的教师是北大毕业,于是批评靶子便呈转向北大之势,还有人专门贴出了这位教师的照片“品头论足”;那句危急时刻不忘强调特殊官位的呼救,被不无调侃地称为“史上最牛官腔”。 若在平时,对此予以嬉笑怒骂或亦属正常。然而,细一回想那些言辞产生的背景,以及那几个人的身份,却很难让人做到简单轻松,一斥了之。 虽影响的范围或大或小,但这几位基本上都可以称为人中翘楚。然而,恰恰是这样的人,却在危难时刻露出人性中的“小”,这不仅令人遗憾,更或有忧虑。比如,公然声称危难时刻即使母亲亦将不顾者,其所寻找的“有意义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呢?那位会打“史上最牛官腔”的官员,在抗灾过程中能否做到“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真正身先士卒呢?而那位学生小小年纪便懂得以种种“手段”试图先于同学获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这折射出教育的哪些问题? 大灾之际的这些另类言词,给了人们一个观照的窗口,借此可以发现教育价值观、官场伦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虽然,可以肯定这些问题并非主流,然而却不可忽视其于道德文化建设的参照意义,切忌让其沦为“八卦”谈资,不了了之。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