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眉平:多难兴邦不应被误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07:45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姚眉平

  连日来,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久久不能平静。5月22日,我在《长江日报》上看到一篇题为《慎言“多难兴邦”》的文章,说“多难兴邦”一词包含对亡灵不敬之意,“多难与兴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不要将过多悲伤以外的意义强行赋予悲伤”。对此,我不敢苟同。

  “多难兴邦”乃中国古训。它揭示了一种历史现象,总结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辩证法。多难兴邦,简单地说,就是灾难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勇气,激励人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并日益强大。古人不单说过“多难兴邦”,还说过“无难亡国”,均为古今中外屡见不鲜的历史现象。

  说“多难兴邦”,决无冒犯亡灵之意。“不敬说”暗含着一个逻辑,即“多难”因“兴邦”而生,因而呼吁“不要将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的多难、同胞的生命上”,这是对“多难兴邦”的严重误读。“多难兴邦”决不是指为了“兴邦”去祈求“多难”,而是指“多难”降临后,坚强的民族不断壮大自己。天灾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它一定要来。怎么办?中华儿女的回答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多难能否兴邦,取决于民族精神。多难与兴邦之间,的确没有必然联系。多难能否兴邦,取决于遭遇灾难的民族所具有的精神、品格和力量。一个精神萎靡、缺乏斗志的民族,即使国力再强盛,在灾难面前也必然消极、沉沦,乃至灭亡;一个具有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则最终必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

  灾难不仅是灾难,还是一所学校,是一笔特殊的精神财富。它在折磨我们的同时,也教给我们平时难以学到的东西。对灾难“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尤其是逝者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生者必须倍加珍视。我们从灾难中失去的,必须也应该从自己的进步中得到补偿,并造福于子孙后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