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锐:遭免职的灾区干部为何问心无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07:19 东方早报

  作者:萧锐

  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四川省已经查处了都江堰4名党员干部。李成云说,查处都江堰4名党员干部,是因为他们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执行命令不力,而不是因为其他问题。其中,都江堰民政局确认副局长肖蓉因为“在地震灾情统计工作中不正确履行职责,不及时、不科学统计,导致统计错误”而被正式免职。(5月24日《京华时报》)

  大灾当前,正是考验干部的时候,因为救灾不力而罢免几个干部,原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这位名叫肖蓉的民政局副局长之所以引起媒体的关注,缘于《新京报》一篇名为《被免副局仍在工作》的报道。在报道中,肖蓉坦诚“不知自己错在哪里……我问心无愧”,而且招致免职的事由也确实事出有因:因为某一乡镇中断通信,导致乡村干部把失踪死亡人数全部当成死亡人数报了上来,使得肖副局长16日上报的人数“比前一天猛增1083人”。太过碰巧的是,16日当天正好中央领导来都江堰视察灾情,“感觉无法自圆其说后的市领导特别恼火,就说等中央领导走后要马上处理干部。

  一面是“抗震救灾中执行命令不力”,一面是当事人表示“问心无愧”,这样的反差不禁令人困惑。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从事由来看,肖蓉被免职有一定的偶然性。试想,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猛增”的死亡人数恰巧遇到中央领导视察而使得市领导“无法自圆其说”,这个因为数据统计不准确而被免职的原因是否太过牵强?毕竟在地震发生后的最开始几天,因为通信不畅所造成的数据不准确实在是有些在所难免。

  感到在自己上级面前“无法自圆其说”,就“等中央领导一走马上处理干部”,这是怎样一种推卸责任的长官态度?而更可悲的是,这种心态成了我们的行政权力体系中渐成气候的习惯思维———当记者采访被免职的肖蓉副局长时,肖副局长也习惯性地将作为自己下级的“乡村干部”推出来。

  基层干部不能无端成为“救灾不力”的替罪羊,副局长不是,乡村干部更不能。长此以往,所伤害的将不仅仅是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面对责任,是承担还是推卸?肖蓉于火线遭免职事件所凸显出的,是长期以来行政机关的惯有思维:挤牙膏般的追责,尽量往下推脱责任的恶习。窃以为,这不是合乎法治准则的责任追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抗震救灾!义卖捐款1元起
•易趣热销诺基亚手机Top8
•1元抢拍~索尼T系超薄卡片机
•瑞丽风百搭长款T恤,暴显瘦
•39元抢今春惹眼的包包
•韩版公主款圆头美鞋3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