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黎明:地震电影不应用灾民痛苦煽情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08:08 新京报
作者:周黎明 四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悲痛的、感人的故事层出不穷,这些故事通过媒体传到全国全世界,感动着亿万人民。然而,挖掘灾难的细节,并不像采访普通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小心翼翼顾及灾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新闻工作者也好,爱心志愿者也好,在跟灾民交谈时,应该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细心揣摩对方的心理需求,在拿不定主意时,切莫像狗仔队对付明星那样穷追猛打。让未成年的当事人大面积曝光,更是有极大风险。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赚取受众的眼泪,从而获得募集善款或同情心的目的,原因是,这利用了人们无法忍受儿童遭难的心理。但是,对于被曝光的儿童来说,在电视上的哭诉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因为,他们再也无法主动选择疗伤,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会一遍遍关心他们,使得他们彻底失去心理自我痊愈的机会。说穿了,这种做法是牺牲掉几个儿童,把他们树立成苦难的典型,即催泪弹,以取得类似《妈妈再爱我一次》那种通俗剧的效果。 即便在新闻业竞争非常激烈的西方,对于遭受巨灾的当事者,行业也会采取自律,通过新闻素材共享等办法,避免对灾民造成二度创伤。而我们某些电视节目,似乎只要动机纯洁,意图良好,能让关心灾区但本身并未受灾的人们振作起来,当事人本人的心理需求似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里。 这个时候去灾区拍摄故事片也是非常不合适的。真实的痛苦已经如此巨大,还需要你来虚构或者添油加醋吗?任何巨大的灾难性事件,重现成故事片都需要一个时间上的冷却,“9·11”过去将近七年了,还没出现过一部反映这一事件的佳片,而刻画大屠杀的最伟大的影片,是在大屠杀50后才问世的。大家都是一片好心,但若无意中让灾民雪上加霜,那就跟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周黎明(北京 影评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