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媒介的地震灾难纪念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11:49 深圳商报

  作者:许石林

  许多人希望以建立地震灾害纪念馆的形式,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一切信息尽可能地保存起来。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座以人类灾难和人类抗击灾难为主题的纪念馆,但中国建立一个这样的纪念馆,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让这一次灾难,能够成为一个自然和社会、文化的信息反应堆,不断释放出对今后的地震科学研究预防、抗震救援、灾难中的社会心理认识、灾后重建的策划设计等等提供无可替代的帮助与参考。

  其实,意义和价值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许多人开始发现,以实物陈列展示为主要形式的传统纪念馆、博物馆,在当今时代和今后的时代,正面临着许多形式上的巨大调整。实物当然是永远重要的,在人类的科技水平低下、信息保存技术和手段相对欠缺的时代,实物的作用尤其巨大和不可替代。但是,在当今科技文化时代,关于四川地震以后的一切信息,已经被各种现代科技手段保存下来了,可以说,关于这个地震纪念馆,中国人手里掌握的信息是唐山地震后,国家和民间所掌握保留的信息所不能比拟的。实际上,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各种手段收集到的此次地震灾害的资料十分繁多庞大,对这些信息和资料的征集和整理,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即使在实物为主体的纪念馆建成后,也未必能完成上面所说的这个工作。所以,可以说,所谓文本的纪念馆其实在灾害发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建立了。

  那么,在地震灾区以保留某处地震灾后原貌和建立现代化的地震科技馆相结合的地震纪念馆,就方便得多。建立地震纪念馆,既是从科研、社会、历史等等角度考虑,还有就是它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它应该保留一份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和国际友人在此次地震后的种种义举的完整档案,让后来的中国人能够在观看纪念遗迹、翻阅这份完整档案的时候,感受到灾难造成的伤害那冰凉的数字背后炙热的人心。如此,地震纪念馆就有了涵养世人意志、打磨世人心理、点拨思想的无法取代的特殊功能。

  中国人的历史从洪水泛滥和治水开始,数千年来,灾难就一直贯穿着,天灾人祸,从不间断。这两天读“越楚”的博客文章,说的是清代250年间的地震,8级以上的共有9次之多,黎民深受苦难,死伤无算,幸存者寥寥,其啼饥号寒之声,仿佛穿透数百年时空,使人阅之犹在耳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时间里,频繁遭受自然之劫难,就是说,历史不仅仅是人的历史,也是灾难的历史,这混合着灾难、被灾难影响甚至主宰过的历史,是我们的先辈走过的历史,也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形态所诞生的土壤。我感觉这篇博文其实就是一篇文本的纪念室。

  灾害频生的地区,会产生与灾害有着不可分割的显性或隐性的人文形式、文化风格,这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课题。研究身处灾害危险中的人的行为和思想,并让那些没有身临其境的人能够认识或感知到,使人对自身多一些了解和掌握。比如,人在面临死亡和灾害的时候,就一定是惊慌和悲痛的吗?或者在身处灾害和危局的什么阶段是什么样的心理和情绪表现,都需要研究分析。金圣叹临刑前说:想到花生与豆腐干一起咀嚼,必有肴肉的香味。对人性有着深入体味和思考的汪曾祺先生对此评论说,人此时的精神状态并不一定全是害怕和惶恐的,很可能有的人就是金圣叹这样滑稽的,有一种类似甜蜜的滑稽感乃至兴奋感。人是神秘的生物,人对自身的了解是不多的,科研还是个婴儿。有了类似这样的信息经验,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指责有的人怎么会在地震刚刚发生就摆起麻将桌,也不能简单地运用道德的苛责敲打许多人和事,因为没那么简单。

  所谓生生不息,就是人在面对自然的灾害和克服灾害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繁衍,而“多难兴邦”之说,其实是对过往历史灾难对人的意志和智慧的磨砺与锻炼的总结,是人通过自己的价值认识,将恶劣的信息转换成乐观信心的动力。

  作为一种媒介的地震灾难纪念馆,应该会成为一个人内心转换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对未来生活更有信心和乐观的“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抗震救灾!义卖捐款1元起
•易趣热销诺基亚手机Top8
•1元抢拍~索尼T系超薄卡片机
•瑞丽风百搭长款T恤,暴显瘦
•39元抢今春惹眼的包包
•韩版公主款圆头美鞋3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