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纯:抗灾文艺作品须防鱼目混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14:07 深圳商报

  作者:郭之纯

  迄今,四川地震灾区仍然余震不断,赈灾更是远未结束,然而数种与抗震救灾相关的图书已经出版,好几家电影制片厂也已经开始了对有关电影的筹备。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好评和期盼,如匡生元先生就撰文称“期盼更多的抗震救灾作品问世”,并“惊叹出版人的出版意识和出版速度,更钦佩出版人的社会责任感。”(见5月27日“文化广场”C3版)

  可以预料,这场灾难必将引发一场持续的图书和影像作品的出版热。因为突发的巨大灾难确实是文艺创作的题材源泉,虽然这样的源泉是人们宁肯不遇到的。本次地震灾难发生后,迅即出现了许多堪称蘸血带泪的文艺作品,并借助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流传;近年来被某些人糟蹋至声名扫地的现代诗歌,也因为这场灾难而重获了生机——当然,眼下的许多佳作并非出于此前的“名家”,而是一些不知名的网友,这或许有必要说明。

  帕慕克将自己的文学称为“安慰的世界”。大难骤发,饱受创伤的心灵需要抚慰,此时尽快创作出版一些相关文艺作品,是必需的。由此角度看,当前的文艺工作者及出版人的“意识和速度”确实令人感佩。不过,笔者仍然想提醒一句:抗灾文艺作品务须提防粗制滥造,应谨防有关出版物的鱼目混珠。

  历史证明,无论天灾还是人祸,灾难对文学艺术确实有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又有一种滞后效应——可能要过很长时间,很多人们才会“回过神来”,对灾难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反思。在灾难的“现场”,固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优秀的作品,不过又可以相当遗憾地肯定:灾难“现场”所产生的作品,有许多会相当肤浅,在抒情和理性方面都有可能偏颇,乃至矫揉造作,似是而非。

  还有,所有的灾难都关联着死亡,关联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因此,对文艺创作来说,灾难题材有着相当的独特性——这一题材必须被严肃真诚地对待,容不得任何的戏谑恶搞。以重大灾难为背景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如果粗制滥造,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是故,当前有关地震的出版热,如果出版的是严肃、真正有思考、有价值的作品,自是功德无量;而如果某些作品只是应景而作,其中并无真正有意义的内容,则将是救灾主旋律中极其不协调的音符。而且,还尤其需要防备的是,某些作者或出版人借机炒作“灾难”概念,将此作为忽悠公众兜售劣质作品的幌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