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吴志刚:震后重组家庭面临伦理考验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09:43 江南都市报
◎本报评论员吴志刚 汶川地震发生后,20岁的殷妞妞和未婚夫一起被埋。两小时后,埋得较浅的妞妞获救。从被救那一刻起,她不顾自己已经受伤,一直跪在未婚夫被埋的地方,跟他说话、鼓励他,直到地震发生29小时后他被救出。他获救后被送往医院,两人却失散了,她瘸着大脚趾骨折的右腿,在兵荒马乱中寻找了他整整69个小时……等妞妞找到他时,他的左臂已被截肢。她哭着说,我们赶快结婚吧,我就是你一生的手臂。 《诗经·邶风·击鼓》里说“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子的手已经不在了,她还要陪他白头到老。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旷世大灾面前,没有人会忍心谴责一个劫后余生者。但很多普通人,却选择了和自己的爱人生死与共。 在倒塌的房屋里被困48小时后,他终于被救灾队员发现。他的另一只胳膊,正死死抱着一个物体!将近10个小时的时间里,救援队员一块砖、一块水泥地徒手搬走他身边的阻碍。抬他离开废墟的刹那,现场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很多人流着泪、拍着手…… 而他,脸上却没有喜悦。生死关头,这个66岁的老人用尽所有力气把老伴护在怀里,然而他留住的,只是一具已经僵硬的尸体。正所谓“月下发尽千般誓,但求与君白首尔”。原来中国还有另一句老话,叫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殷妞妞是幸运的,因为她和爱人在惊天大难面前,虽然失去了一条手臂,但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却得以保全。而那位守护妻子遗体的老人,就不得不面对老无所依的现实问题。至昨日,汶川大地震已造成68516人遇难,最后遇难的人数可能超过8万,这个惊人的数字,意味着被拆散的家庭肯定数以万计。所以,灾后重建除了物质重建、心灵重建之外,还不可避免地需要家庭重建。而家庭重建所面临的伦理考验,是社会学家必须提前思考的课题。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一下子有7000多个妻子要另寻丈夫,8000多个丈夫需要妻子。这场地震,共造成唐山约1.5万个核心家庭解体。1977年~1978年一年多的时间,是地震后破损家庭重组的高峰期,占样本量80.1%的家庭在此间重组,到1978年底,再婚的丧偶者就不多了。“受伤的人和家庭感情需要填补、生理需要满足,还要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所以重组家庭是现实的选择。速度如此之快,有从众心理,也有‘抢配偶’以防晚了没有选择余地的考虑。”在匆忙的结合之中,呈现出很多新型的伦理关系,比如丈夫和亡妻的妹妹结合,或是妻子和亡夫的哥哥联姻。 但这些重组家庭和通常意义上因离异而重组的家庭情况迥然不同。他们各自对自己的另一半还存有很强的感情。是一场灾难,折断了夫妻情感。而且,即使时间再长,原先的这种夫妻情依旧会很强烈。匆忙的震后家庭重组,要过财产、子女、伦理诸多难关。学者的调查表明,1981年~1982年,重组家庭又进入了解体的高峰期。到1986年,重新组合的8600多户家庭中,2300多户最后解体,占到重组家庭总数的27%。 毋庸置疑,在地震后重组家庭的大部分家庭,还是摸索着度过了人生的种种关口,最后一直走了下去。但由于没有任何社会指导及伦理范例,大量家庭又发生解体,这不啻于是人生的又一场地震,对男女双方及其背后的亲友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和伤痛。有唐山的经历在前面,我们的公众舆论及社会伦理学家,在本次汶川地震的善后方面,是否可以引导得更理智些,伦理关系是否可以准备得更充分些?于此,我们才能真正关心到人性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因家庭结构的稳定而使社会结构更稳定,才能告慰那些远去的在天之灵。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