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汶川大地震中的诗歌救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07:36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王毅

  5月13日上午,一只废墟中垂下的孩子的手触动了24岁的山东青年苏善生,他用10分钟,完成了《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随后发在百度“地震吧”里。让苏善生没有想到的是,这首诗被全国近百家报纸刊登,被各大电视台主持人哭泣着朗诵,被热心的网友改编成动人的MV,被众多音乐人多次谱曲进行演唱,连法国的一份报纸也用整版刊登了这首诗。汶川地震后,诗歌的热潮再一次席卷并感染了中国。(《南方日报》6月1日)

  汶川大地震对人们心灵的反复震撼,使近二十年来一直萧条寂寞的中国诗歌,突然迸发出刺激心灵的力量,完成了一次整体的救赎。

  毫无疑问,这场令人战粟的灾难中,各种评论、诗歌成为一种最流行的文体,而在其中,诗歌由于其表达方式的直接、简洁,更能冲击人们的心灵。汶川大地震中,诗歌突然勃兴,实际上并非人们诗兴大发,而是所有中国人的一次集体真情流露。

  真情,为衰落的诗歌赋予了一种重生之力。这也是为何名不见经传的苏善生,诗歌作品能如此迅速地传遍全国。但显然,人们仍有担心:灾难产生的沉痛,令诗歌受到一次刺激而复生,但当一切都恢复如以往,中国诗歌恐怕依然将行进在空前矫情、无病呻吟的窘境之中———一次没有人期待的灵魂救赎,并不能解决中国诗歌面临的所有问题。

  回顾二十年来的中国诗歌,不正是一直在某种矫揉造作的病态氛围中生长吗?真性情的流露如此稀有;空有语言的华丽,但却大都言不及义;文不对题,空洞无物,不能使读者体味作品内在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中国诗歌当下的通病。这也是为何直到今天,30年前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依然广泛流传,而当下的诗歌却越来越缺乏生长的土壤与社会的关注。

  如果不能用心去写、去临摹、去观照这个世界,如果不能赋予人们精神上的牵引力,诗歌只能是书房中用于装饰的假花,空有美丽形态,而无任何实质内容,自然,也绝不会如同汶川大地震中广为流行的诗歌一样,让人们尚未读罢便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这话说得多么好啊。但如果诗歌不能关照人类共同的命运,不能关照生命之潮的起起落落,不能关照我们身边发生着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那么诗歌又有何用呢?这也正如评论家谢有顺所言:如果文学都成了无关痛痒的窃窃私语,或者成了一种供人娱乐的肤浅读物,它不仅不探究存在的可能性,甚至拒绝说出任何一种有痛感的经验,这样的文学还有什么力量可言?

  汶川地震之后,中国的诗歌该如何彻底完成对自身苍白无力的灵魂救赎?显然,这不仅需要文学界主动探讨,同时更需要全民进行一次深入思考。中国诗歌需要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这个力量又在哪儿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