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先驱评论:中韩友好,路遥知马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10:55 国际先驱导报
邱炯/漫画 【作者】郑继永(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博士) 韩国民间脆弱的心理和高层指向不明的“实用主义”,都是对未来中韩关系发展的考验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5月30日,韩国新任总统李明博在探访四川灾区后回国,他的中国之行可谓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中韩关系由“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升格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还签署了有关经济合作的8项谅解备忘录,合同金额高达27亿美元。 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在韩国上空响起,韩国媒体和民间的各种表现,都为中韩关系未来走向提出了新课题。 韩媒脆弱心态埋下外交隐患 在李明博5月28日出访当天,韩国媒体就爆料称,中国外交部网站“韩国简况”里的总统仍为“卢武铉”,称这“未免有些失礼”。在他们看来,韩国新任驻华大使辛正承在中韩首脑会谈之前才向中国递交国书,也成了中国“失礼”之处。事实上,中国外交部网站已在当天更新了网页,而关于递交国书时间的早晚,甚至韩国人也表示,中国在韩国大使就任当月即接受国书已是破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5月27日记者会上的一段话,也被韩国媒体拿来说事。当时秦刚表示:“韩美军事同盟是历史遗留的产物。时代发生了变化,东北亚各国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能用冷战时期的所谓‘军事同盟’来看待、衡量和处理区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但这段话却被韩国媒体曲解为“贬低韩美同盟”。尽管中韩有关部门后来已经做了解释,但韩国媒体仍纠缠不休。 此外,韩国部分媒体还对中国媒体“不关注”李明博访华颇有微辞。“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相比,中国媒体对视察四川地震灾情的韩国总统的报道却如此漠不关心,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韩国媒体脆弱的心态不仅是自己缺乏自信的表现,更可能对未来中韩关系发展埋下隐患。 “实用主义”存隐忧 韩国媒体的杂音不断,加上国内政治的影响,也给中韩关系走向增加了变数。 首先,矫枉过正,“实用外交”隐忧尚存。总统选举时李明博就指责卢武铉政府过度“疏美媚华”。上台后,李明博执政团队矫枉过正,大幅调整对外政策基调,“凡卢必反”,基于“实用主义”方式处理包括韩中、韩朝关系在内的外交关系,以“恢复”韩美关系。“实用主义”外交重视经济利益、强调韩国国家利益、坚持严格的“对等原则”引起了朝鲜的极大反弹,朝韩关系陷入多年未遇的“寒冬”。同样,随着美国“邀请”力度的增大,韩国加入导弹防御系统(MD)和防扩散安全倡议(PSI)等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这必将无助于中韩关系健康发展。 其次,政治牵制,政策方向尚不明确。早在李明博政府上任之初,在野党和民众就对“实用主义”政策提出了强烈质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新政府还处于探索执政方向的摸索期,现在的外交政策并不一定能够在未来贯彻下去。正如一位观察家所言,韩国与中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又要加强韩美“战略同盟关系”,“如何同时抓住两条缰绳”是一个难度系数超高的战略技巧。 民众认知尚需调整 对于处在心理调适磨合期的中韩关系而言,如何融洽两国民众的相互认知也是重要课题。韩国“因历史问题上的不真诚”而被中国网民列为“中国人最不喜欢的国家”之一,韩国则认为中国的崛起“威胁大于机遇”,著名智库韩国国防研究院一份调查更将中国列为“头号敌人和威胁因素”。首尔圣火传递过程中的不愉快则将这种认识推升到了极致,少数极端韩国网民甚至组织了“中国人刺杀团”以“惩戒”中国留学生,某著名门户网站还发生了针对四川震灾的“恶意留言”事件。虽然这只是极个别人所为,韩国网民也对这种无德行为进行了抨击,但事件本身也从显示出两国友好的民众基础亟待加强。 上溯历史,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历史感受,文化经济互通有无,政治互为依托。放眼当今,中韩关系一样互有所需。中国经济“咳嗽”一下,韩国不再是“感冒”而是直接“病倒”;在朝核问题等政治问题上更不能撇开中国。同样,韩国的发展经验是中国之师,中国的和平发展也绕不开邻国。因此,两国人民都应为共谋发展添砖加瓦,绝不应拆桥挖路,以邻为壑。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blog.sina.com.cn/m/xqdb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