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一舟:灾难赋予了诗歌复活的力量吗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11:00 中国网
作者:陈一舟 “9、11”以后,美国人曾说首先想到抚慰心灵的,不是《圣经》,而是诗歌。地震的突发和灾难的到来,也让我们再一次见证和领略了诗歌的巨大激情与力量。网站、报纸、电视、手机短信,无处无诗。诗歌的热潮再一次席卷并感染这个国度。它记录了这场灾难,温暖或打动了人心,也呈现了诗歌的力量。有人说,诗歌因此“复活”;也有人说,伤痛平静过后,一切又会恢复常态。可以肯定的是,灾难改变了人心,也终将改变文学。(《南方日报》6月1日) 连日以来,笔者常常会一边留着热泪一次次品读一首首感人至深的“地震诗歌”,一边思考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问题——灾难赋予了诗歌“复活”的力量吗? 在灾难到来之前,无论是纸媒,还是互联网,作为传统文学的一种创作形式,诗歌正在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写诗的人虽然也不算少,但读诗的人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有些诗人甚至悲哀的指出:诗歌,已经走向了死亡的路途。或许正因如此,有人才会说,诗歌因灾难而“复活”。至今仍然没有退潮的地震诗歌创作热潮,似乎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诗之所以被广泛转载,不在于它们有着多么高的诗艺,而是因为它们有最朴素、真挚的感情,作者的感受与读者的感受实现了完整地契合、共鸣——对大爱的弘扬,对生命的敬畏,对骨肉亲情的诠释。或者可以这样说,受追捧和打动人的不是诗歌化的句式和语言,而是其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从这个角度看,认为灾难赋予了诗歌“复活”的力量,或许只是一厢情愿和想当然。离开了灾难的背景,缺乏了生命的禅唱,诗歌之热未必还会持续下去。 灾难,生命的悲悯,激发了诗歌创作的激情,因为在此时此刻,人们再也找不到比诗歌更能抒发大爱情感的形式。这充分表明,诗歌所需要的生活激情、生命浪漫主义、苦难感知和人生感悟等,一直就存在于普罗大众的心底——否则,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不可能会有这样数目众多的诗歌,发散着无与伦比的诗情光辉在网上广为流传。那么,既然如此,诗歌在往昔何以这般“萧条”?答案或许并不复杂——诗歌的创作与诗情的迸发日益脱节,诗歌的没落源于其越来越束缚于形式和所谓的意境,掺杂了太多世俗和功利的东西,缺乏情感的渲染力、大众化的感召力。在我看来,这就是“地震诗歌”的作者绝大多数是普通网友而不是专业诗人的关键所在。 我觉得,诗歌的本质是纯粹的情感,是充满激情的力量,而不是一段段字斟句酌的华丽词汇,更不是名利的道具。只有等到诗歌真正找回了对生活的疼痛感,对生命的使命感,重获与社会同步的广阔力量,诗歌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冬季的萧索。这,仅靠灾难的“洗礼”,是远远不够的。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