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林:全程审计赈灾款物是一颗定心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3日15:13 新民晚报

  作者:盛大林

  截至6月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15.38亿元,实际到账款物376.22亿元。社会上有不少人心存疑虑:赈灾款物能不能都用到灾区群众的身上?会不会滋生腐败?审计署打破常规实行“全程审计”,也可视作对公众疑虑的一种回应。

  应该说,审计署的“全程审计”确实是一颗“定心丸”。与以往的“秋后算账”相比,“全程审计”至少有两大好处——

  一是“关口”前移了。“秋后算账”式的审计只是一种事后的审查,“关口”是设在最后的。审计时钱物已花用过了,即使查出问题也不能完全追回。而“全程审计”则在原有的最后一道“关口”之前又设了好几道关,直抵救灾款物的源头。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以及时发现并及时纠正。审计署的这种创新,也是国家“惩防并举、以预防为主”的反腐败策略,在审计工作中的体现。

  二是“关口”增多了。以前只有一道关,现在变成了好几道关。谁若想染指救灾款物,只有“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得逞。这样的贴身紧盯,无疑大大增加了违规的难度。

  不过,“关口”多了、靠前了,也不意味着万无一失。应该说我国的审计队伍还是比较过硬的;为了保证审计人员的廉洁,审计署也出台了非常严格的纪律要求。但一些纪委干部“落马”的现实提醒我们:任何权力都有被收买的可能。因此,“全程审计”这颗“定心丸”虽然可以稳定人们的心神,却不能完全根除公众的“心病”。要想保障救灾款物用到实处,还需要动用各种监督形式,尤其是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而前提是救灾款物使用管理信息的完全公开。

  当然,审计部门只有公开审计结果等信息的权力。至于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信息的完全公开,就不是审计部门所能决定的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