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翔:新闻也是地震救援的一部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07:37 东方早报

  作者:孙翔

  一直以来,新闻似乎并不是一种必需的生活品。即使在大灾之后,记者依然要面对这样的诘问:人家救援队在现场救人,医疗队也在现场救人,你们新闻记者在现场干什么?找人聊天?这不是添乱吗?

  我们当然不是在添乱。我们也是在救灾。我们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圆珠笔救灾。

  5月12日下午2点40分左右,我在上海感觉到了大地的颤抖。十分钟后打开网络,新闻网站的头条已经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当时是7.6级)的消息,把电视开到央视新闻频道,十多分钟后开始插播“突发新闻”的片头。

  由于在室内掌握了信息,身为记者的我成了那些到室外避难人的第一信息源。“对,地震了,不是上海,是在四川,对对……”在那个下午,我接了五六个类似的电话。

  “我读报纸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简直没有放过一个字。”地震后第五天,绵阳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跟我说。在绵阳市政府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一台电视机被锁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播放着有关地震灾情的报道。

  现在,幸存者救援、物资救援、医疗救援、心理救援都被公认是救灾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新闻作为信息救援,也是灾区的紧缺产品。在灾区,各类信息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新闻作为向大众传播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向公众传达信息、揭示真相、分析现状的职责。人们从新闻中了解到有关信息,得到安慰,收获感动,激发斗志。

  “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我的爸爸、妈妈、姐姐……我都急死了。”在灾区采访的一周,我在现场遭遇无数类似的请求。人们不要求别的,只是渴求一点来自远方的消息,仅此而已。

  在成都凤凰山机场,我们偶然看到了直升机空运出的平安纸条。那些茂县、汶川、北川幸存者,虽然打不通电话,但是他们能听到当地的电台广播,所以响应电台号召把自己幸存的信息写在纸条上,让救援直升机把信息带出。一张张白色的纸片,是浸渍着期冀和希望的信息,渴望得到远方的回应。

  在预报发生6至7级余震的那个夜晚,走在成都人满为患的街头,我发现新闻成了大家唯一的慰藉。听到电台还在正常播音,看到电视台还在连续直播,夜宿广场的人们得到了惊恐中的一丝平静。“人家电视台还在屋子里播节目呢,怕什么啊。”

  灾难中的新闻记者,负担着对公众传递信息的职责,本应是救援的一部分。在一些灾区现场,我们经常听到“前几天什么什么的记者来过这里,之后救援队医疗队就来了”这类的故事。当然,记者不可能承担所有发现受灾严重地区的职责,但在新闻信息充分传播之后,灾区资源调配的效率有很大提高,这一点确实无疑。

  好在,受灾地区政府早就意识到了新闻报道对救援的益处。几乎所有的救援指挥中心都向记者开放,这样,每一次重要的救援行动都能被记者捕捉。灾区之外的人需要知道自己身边发生了什么,灾区之内的人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帮助救灾。

  不止如此,在现场,摄像机、录音笔和圆珠笔自由记录着救援者的艰辛和幸存者的坚持。人性中最光彩的片段被完整保留下来,给人信心,给人安慰。信息救援,这是我们的职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