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桐:羌笛见证灾难,羌笛吹奏在废墟之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08:43 新京报

  作者:谢青桐

  看到一幅图片,一个在地震中痛失家园的羌族老奶奶拄着拐杖前行,大地在风雨中飘摇,老人目光凄惶、神情悲苦,她不得不离开那片几乎生活了一生的和平的土地,离开青山绿水的田园。羌族老奶奶让我想起我已逝多年的祖母,想起她临终前说过的话:“一个人能死在自己家里,就是有福。”

  千古羌笛如何传承?

  大地震,震碎了羌族人的家园。那“云朵上的街市”,那古老的羌族文明,那些让全中国惦记着的人们。汶川县,“云朵上的街市”,据说是大禹的故乡,古羌王的遗都。阿尔村,如果不是地震,这个“云朵中的村庄”也该是个美丽的地方,尽管它是汶川最贫困的乡村之一。

  地震给羌族文化遗迹造成了不可复原的伤害。北川县民俗博物馆的上万件文物实物被埋在废墟里,馆内的羌族出版物,搜集整理的羌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文字、图片、音像等所有资料也都拿不出来了。民族文化人才、专家的损失也很大,北川文化馆、北川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80%都不幸遇难,其中包括民族舞蹈家、音乐家、民俗研究专家。许多储存在电脑里的资料、研究成果,也被地震毁掉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之音高亢苍凉、催人泪下,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对于将来的汶川、茂县、北川和理县居民来说,羌笛的千古音韵还能否传承?

  我们看到,随着重建家园开始,如何保护灾区羌族文化提上议事日程。北京召开紧急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成立包括23名成员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调研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羌族文化研究专家李绍明等数十位与会专家学者发出《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倡议书》。抢救只能是竭尽全力把文化遗产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让文化遗产工作者寝食不安的事实是,汶川地震不仅使羌族人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使其千百年来形成的文明见证遭到巨大的破坏,大量羌族文化遗址和文物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3000多年的羌族文化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像抢救生命一样抢救文化

  羌族本身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传说,如果不尽快把幸存的羌族老人找出来,把他们的生活习俗、起居方式等记录下来,那么我们将会丧失这一珍稀而濒危的文化遗产。

  古老的羌族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穿着麻布长衫,外套羊皮长背心,包头巾。石块垒砌而成的羌寨隐藏在连绵的群山间,自成风景。羌族建筑手艺高超,住房远看像座碉堡,俗称碉楼。羌寨深深,世外桃源般与世隔绝,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据说在萝卜寨等地还沿袭着千百年来羌家谈恋爱对唱山歌的习俗。每到羌族的传统节日,寨内的姑娘小伙们深情对歌,还要和全村人一同围着篝火跳锅庄舞,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吹着羌笛、唢呐、口弦琴,打着羊皮鼓,通宵达旦。而如今,古羌族遗址的萝卜寨消逝了,黄泥雕群的布瓦村没了,石砌古雕的阿尔村面目全非,一些木结构建筑还有望修复,被震碎的瓦片可以在灾后复建时重新使用,而地震中垮塌的砖石结构建筑却难以复原。这片土地上原住民的生活情状和生存资源,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从天而降的灾难损毁。

  我们哀痛生命的逝去,也悲悼文明遭到的破坏,尽管这一次,更多的是自然力的破坏。下一个阶段,抢救文化遗产,就像前一阶段对生命的救援一样重要。刻不容缓的是,动用国家力量、民间自发力量,和当地政府、居民共同协作,对遭到毁灭性打击的羌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组织采访、搜集资料、整理民歌民乐、拍摄图片信息、录制音像素材、编撰文史资料、保护残垣断壁、搜集有价值的建筑碎片。这些大量的抢救工作不能只依靠国家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力量,更需要民间力量和普通民众的参与。

  文明坚强,文明脆弱,活着的人要爱惜。今天的汶川就像昨天的三星堆吗?三星堆是神秘的历史之谜,汶川地震也终将成为悲情的历史。历史上很多天灾人祸都建有博物馆,如今要把汶川建成“地震纪念馆”,国人应该以此为契机,不仅建立中国的灾难反思制度和遇难者纪念制度,也建立古老珍稀文化的保护制度,把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来敬仰,来抢救,来保存。这是对文明最好的保护,也是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

  羌笛吹奏在废墟上,羌笛见证灾难,羌笛追思家园。  

  □谢青桐(江苏 学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