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明:地震后以仪礼文明撑托社会人性关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15:06 新民晚报

  作者:沈月明 雷少华

  地震发生已有一月,很多人告诉自己不要再去看或回想那些悲惨的照片。但一些画面在脑海里持续清晰:小郎铮在担架上吃力地举手敬礼、天安门前半悬的国旗、守夜的大学生手心里的烛光……

  这样的画面如此震撼心灵,又给人莫大安慰。这就是仪式的力量,寄托着人间高尚的感情——哀悼、怀念、感恩、崇敬、自省。但这样的感受似乎与我们已经久违,至少对于陌生人。

  怎样建设一个富有仪式感的社会,培养公众高尚的情感,弘扬集体的价值观,美国或有可取之处。

  刚刚过去的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各州降半旗至午时,东部时间下午3时起,全国哀思。志愿者在每一个阵亡将士的墓碑旁插一面国旗。人们扶老携幼漫步在公墓草坪,摆下一束束鲜花。2004年印尼海啸,整个犹他州为一个遇难家庭降半旗3日。

  在高速公路上,经常开着开着路名就变成了“老兵纪念路”。数量庞大的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纪念馆、博物馆和活动,普及到偏僻小镇。每一个重大的庆典或赛事,例如职业棒球大联盟开幕赛,爱国和纪念必然是开幕式的主题。

  无时无处不在的礼仪(包括设施和活动),由国家和民间共同发起。这些并没有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国家,但至少使美国成为公民最有尊严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国家之一。一个阿拉巴马州的农夫会把田里的工具间屋顶刷上星星和彩条,一个预备役士兵会为加入洛杉矶玫瑰花车游行的军人方队而感到无上光荣。

  其实中国的仪礼文明曾经十分发达,并有《仪礼》等多种典籍传世。民间遍布的先贤祠、英烈庙,寒食清明、端午、重阳等美好的习俗,文人官员间的繁复礼节,成就了礼仪之邦的美名。很多人可能难以想象,历史上中国很多朝代都有为在自然灾难中大规模死亡的平民志哀的仪式。

  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社会的仪礼文明,以及人们心中的谦卑和感恩之情并没有同步升华。

  烈士陵园、纪念馆是冷僻的去处,名人故居、历史遗址被遗忘、被改建的消息时有耳闻。一次又一次的重大伤亡事故,现场难觅一块纪念碑。我们有无数的娱乐奖杯和晚会,但我们是否记得有一个毕业典礼、有一块品德奖牌值得一生去回忆。

  大地震的剧痛粉碎了尘世的喧嚣,人们陡然发现,社会其实充满温情,中国人懂得痛惜、感恩和崇敬,并急切地尝试表达。除了全民参与的三日哀悼,各种民间的悼念活动不可胜数。网上纪念馆纷纷推出,哀婉的音乐,凄丽的白菊,虽然虚拟但真情可鉴。

  汶川大地震的悲痛总有一天会淡去,但人性的旗帜已经高高飘扬。建议在汶川地震纪念馆立遇难同胞纪念碑,铭刻所有死难者姓名。将5月12日确立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罹难同胞哀悼日,降半旗志哀,同时约定为中小学校地震安全科普日。

  政府和民间或可以此为契机,精心建设一批献给军人、医疗队、志愿者等抗震救灾参与者的纪念设施和雕塑,进而逐步形成广泛的、中国特色的纪念、褒奖制度和仪式,教人民以博爱,促社会更人性。这将是对数万遇难同胞最庄严、最恒久、最可贵的纪念。

  (本报洛杉矶上午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