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于泽:道德家的挫败决不是道德的挫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07:35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杨于泽

  凤凰卫视有档节目叫《一虎一席谈》,最近邀请时评人郭松民与先跑老师范美忠公开辩论,在辩论中,郭松民暴跳如雷,当场痛骂范美忠。结果,郭松民被视为“道德家”,受到普遍嘲弄;而范美忠则颇受拥戴,甚至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的希望”。

  人们同情和拥戴范美忠,现在算是有了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他的对手输了。郭松民自以为是道德的化身,可以“凭高视下,势如破竹”,所以在辩论中,他不屑于“理论”,大骂范美忠“无耻”、是“畜牲”和“杂种”。“道德家”骂了人,毁了自己形象,可是这跟道德有何相干?道德终究是道德,而不是郭松民,它还在社会生活中自己的位置上,范美忠并没有战而胜之。

  很多人批评郭松民只知骂人,“说理的纸没有包住愤怒的火”。这是对的,辩论就得讲理,要“以理服人”,只知骂人,正好坐实了“挥舞道德大棒”的说法,有人再为“人性”、“本能”和“光明正大的怯懦”鼓与呼的时候,一下子就多了几分底气。

  这里,我们应当正视一个现象: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与那些受教育程度相对差一些的人,这两类人对道德的态度很是不同,反映在行为上也大不一样。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些老师为挽救学生牺牲了生命,连一些农家孩子也能舍己为人。恰恰是“北大才子”范美忠,在地震时自顾逃命,形成鲜明对比,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这样的行为社会都会受到道德谴责。牺牲的人们,想必也来不及思考;那些履行了责任的人们,默默尽职;而先跑老师却有一套自己的“自由主义”,显得“理路充分”。

  这种现象,在我国上古即已有之。孔子说“礼失求诸野”,意思就是说,道德在所谓“知书达礼”的社会群体中丧失的时候,不妨到底层去寻找。结合范美忠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知识未必会增加人的德性,相反,很多背德者反而会运用他所掌握的知识为自己辩护,他们振振有词,往往比道德高尚的人更具有煽惑性。

  对于那些不合道德的人,把他们痛骂一顿,是很解恨。但是对于像范美忠这样的“衣冠人物”,他们理性、冷静而且自制,如果“道德家”暴跳如雷,这只会教“道德家”伤肝伤心,而范美忠们自己却不改初衷。痛骂他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如果以为“真理可以愈辩愈明”,可以说服他们道德高尚起来,到头来我们可能也会大失所望。但正如鲁迅很少说服对手,但他揭穿了对手的鬼把戏,让旁观者看到了真相,明白了事理,这就够了。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下的中国人们时有道德滑坡甚至崩溃的忧虑?培育道德,我们一贯的策略是灌输,特别是在公民人格养成的阶段,极少公开的探讨、独立思考和畅所欲言。而灌输的结果,是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的缺失,而外在的道德常识对背德者无能为力,当人们享受自由和权利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了责任和义务。这是我们的基础教育需要反思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