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今日,让我们的心灵继续敏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08:27 长江商报

  作者:刘敏

  汶川一震,已满卅日。今时想来,心仍震颤。

  5 月12 日14 时28 分,中国西南方向,天崩地坼,山川动摇,无数生灵涂炭,多少魂梦断绝。

  依照本民族习俗,数字“七”与丧葬相关。震后头七之日,国降半旗,全民默悼。传统中,丧葬祭祀之仪,须有七七四十九天而止,所谓“尽七”。震后三十天,我们其实仍处于祭奠和哀悼亡去者的现在时态。

  死者已矣,生活还要继续。这话不错。我们无意于不顾情势地复活古老的仪式,只是希望能以追续历史的方式,让生获得一种价值尺度,让死找到一个安稳所在。

  三十天以来,地震成为舆论焦点,震灾信息不断见诸于报端、聆听于广播、定格于图像。不可否认,如此密集的报道会让人产生疲劳。这是可以理解的人的自然反应。我们希望,人人可以发挥心灵的力量,去对抗耳目感官的自然反应。可以不去看,可以不

  去听,但在独处时、暗夜里,以及密集生活的间隙中,沉思和哀念被地震夺去生命。这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

  有人倡议建立地震博物馆、遇难者纪念碑、哭墙,这些都很好,是社会记忆的有效方式。个人也应有一种保存记忆、对抗遗忘的方式。记住而非遗忘,也许无法挽回死去的生命,但这是死者不为尘埃、生存拥有意义的唯一方法。

  自然的灾害可以不断变换面目,对人类施加影响。如果一场地震、飓风或者暴雨,没有与人的生命发生关联,我们未必会沉痛以对,它只有科学的或自然本身的意义。汶川大地震之所以是灾难,是因为地震中的死亡,触目惊心的死亡,支离破碎的死亡。

  因此,我们希望,三十年、五十年甚或一百年之后,“汶川大地震”这五个汉字不至成为科学的、地理的术语符号,而是其中的生命、人本定格为记忆,记忆而为历史,历史而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行的血脉根基。

  三十天后回看震殇,有许多日夜不息的救援,许多伸臂解囊的团结,许多舍生忘死的奔赴。

  与其说从中看到了一个公民社会的成长,对责任、权利和道义的担当,不如说看到了社会由人组成的事实,看到了人本、人道的高扬和生命价值的发光。生命贵于财富,生命贵于机器,生命贵于安乐,生命贵于名誉,生命贵于权位,生命贵于一切……

  具体的生命,需要命运共同体的扶助,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的护佑。无论震中救援还是灾后重建,唯一的指向是人,人的生命和价值。坚守这一根本,所有的垂首扼腕才不会变成没来由的呻吟,所有高谈阔论才不会是表面的浮华光影。

  今日,让我们的心灵继续敏感,像哀思我们故去的亲人一样哀思地震中死难的同胞;今后,让我们继续努力,不要让生命的价值蒙尘,不要让扬起的人本和人道有须臾垂落。愿死者安息。是以为记,是以为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