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郭之纯:抗震救灾出版热请用敬畏扼制浪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15:45 新民晚报
作者:郭之纯 猝然的灾难引发了相应的出版热潮,据新民晚报报道,在上海书城,几十种抗震救灾图书已摆满货架,读者购买也十分踊跃。据业内人士称,已列入出版计划的相关图书已经超过了200种。 巨大的牺牲是对心灵最大的震撼,而文学艺术最与心灵相关,突如其来的灾难既为文艺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激发了许多人的创作热情。确实,文学艺术的根本是“人学”,文艺工作者如果能以真诚直面灾难,便可更充分地理解人性,发现最具震撼力的故事,写出经久不朽的著作。可以说,关注灾难,记录灾难,尽快创作出好作品抚慰受伤的心灵,提振人们救灾重建的热情和勇气,帮助人们思考灾难锤炼国民性格,是当前文学艺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另外,用书籍、音像制品等形式,将海量的抗震救灾的各种资料汇集起来,也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看待,抗灾出版物决不是越多越好。历史证明,无论天灾还是人祸,灾难对出版市场、对文学艺术创作确实有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又有一种滞后效应。因为可能要过很长时间,很多人才能“回过神来”,对灾难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思考。在灾难的“现场”固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优秀的作品,不过又可以相当遗憾地肯定:灾难“现场”所产生的作品,有许多会相当肤浅,在抒情和理性方面都有可能失于偏颇。另外,在过去的抗非典等突发事件中,我们也看到,当时全国各地几乎都急急地出了相关出版物,或是系列丛书,或是抗非日记,或是众志成城专辑,或是英雄谱系,但当非典过去,不少积压仓库,造成很大浪费。 所以,出版抗灾图书和音像制品,尤其需要敬畏感、责任感,切忌将此视作图书出版的一种“商机”。要知道,所有的灾难都关联着死亡,关联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对出版物来说,抗灾题材有着相当的独特性,这一题材必须被严肃真诚地对待。以重大灾难为背景为题材的出版物如果粗制滥造,其实也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抗震出版热现象令人“喜中有忧”。如果出版的是严肃、真正有思考、有价值的作品,自是功德无量;但若某些作品只是应景而作,其中并无有意义的内容,那将与集中力量抗灾的主导精神不符。因此,抗震出版要防备“抗震出版经济热”,警惕某些作者或出版人借机炒作“灾难”概念,造成浪费和不良影响。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