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君:让救灾中的积极因子日日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4日08:50 新京报

  作者:艾君

  汶川地震一个月了。这个月全体中国人过得惊心动魄。一场天灾,数万同胞遇难,带给中国人的是永久的痛。

  有人说“拒绝遗忘”,其实,哪能遗忘呢。疗伤的过程,也会是漫漫征途。不时抚摸伤痛,是为了警醒———记住那些抵抗灾难中孕育的希望的种子,呵护它,浇灌它,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6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在会见赴地震灾区采访的海外媒体记者时表示,无论是在抗震救灾阶段还是在安置群众和恢复生产阶段,中国政府都欢迎境外记者赴地震灾区采访报道。

  这样的信息,或许表明,抗震救灾中政府主动、及时公开信息的做法,在以后,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抗震救灾中的“积极因子”还有很多。第一次志愿者以上千万的大规模参与救灾,第一次国外救援队参与地震救援,第一次举国为平民哀悼,第一次专门为灾后重建立法,第一次震撼世界的信息透明,第一次大规模实施对口支援救灾重建……

  这些“第一次”,本身就是对旧有传统的突破,有些甚至是历经数年呼吁而未能。如果放在平时,每一个突破都可能产生剧烈的反响,但在地震的大背景下,这一连串的“第一次”反而显得自然而然,究其原因,这些举措都有一个出发点:以人为本,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有这样的理念,政府举措和民意所向就容易实现高度重合,其结果也会水到渠成,波澜不惊。天灾施威,坚实的大地能被震裂,但因为这些积极因子的存在,社会反而显得稳定而有序,蓬勃而团结。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每一个人的生命和价值为本。地震救援中,经常见到为了救一个压在废墟下的人,政府出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令人欣慰的是,这种高成本救助,并没有引来过去曾经有过的“花这么多精力值得吗”的疑问,这表明“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于民心的土壤。

  我一直记得一个名字:黄军科。新华社报道说,37岁的他是铁路建设单位的一名合同制农民工,已在公司干了16年之久。5月20日,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抗震抢险时,隧道南口山体突发塌方,他被砸成重伤,5个小时后,不治身亡。

  抗震救灾像战场,危险无处不在,最近就有数名英勇的军人在直升机失事中捐躯,他们令人敬佩,国人也会铭记不忘。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还有像黄军科一样的“小人物”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献出了生命,他们同样也应铭刻在共和国的记忆中,对他们,我们不能吝啬我们的鲜花和掌声。

  正如在震后中国政府也欢迎外国记者采访一样,以人为本的永远传承,就不能仅仅是紧急状态下的应急举措,也不能仅仅是在生命受到考验时才能彰显。灾难毕竟是短暂的,社会呈现的更多的是日常的平和的状态,那么每一个公民的公正、公平、自由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公民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应该在风平浪静的日日夜夜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一如抗震救灾中国家为此付出的努力。

  多难兴邦。我们当然不是为了“兴邦”而刻意诗话“多难”,而是要从“难”中寻找“兴”的积极因素,发扬光大,世代传承,最终实现“少难”而“兴邦”。地震让全民族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把“抗震精神”以制度化、机制化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可以研究如何提高建筑标准以应对地震的破坏,可以研究在什么具体情况下国旗为普通公民而降,可以研究怎么样立法把志愿者的爱心纳入有序的轨道,可以研究怎样利用新闻报道实现信息公开……变抗震的“精神”为“制度”,也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