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铮:救灾模式不宜用在灾后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4日08:54 新京报

  作者:刘铮

  “5·12”大地震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一些灾区逐步结束紧急救援,开始了灾后重建的工作。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涌现出很多让人感动的事迹,让我们对灾后重建,以及更大视野里的中国建设事业充满了热情。然而,热情归热情,还必须意识到,在现实的世界里,救灾和建设是完全不同的任务,如果把救灾的经验方法简单地用在建设上,肯定会引起很大的问题。

  救灾的特点是:事件突发、目标单一、任务重大、时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调动起公民献身社会、为他人服务的热情,保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能够保证某些机构无偿地调用大量资源,同时媒体也对这些行动进行积极的配合。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计划、安排、调度、指挥也会侧重服从命令。

  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救灾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靠一两场“大会战”一蹴而就;其二,和从废墟中拯救生命不同,现代建设没有单一的、简单的目标,各个阶层的人士可能会提出彼此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目标;其三,在建设方面,不同的个人、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往往存在诉求差异,不可能通过行政命令来指挥他们统一行动。

  把救灾的思维模式套用在平常的建设上,将会引起很多问题。比如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肯定会对社区建设有不同的要求,如何经过博弈达成共识,建设美丽的家园?面对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立场,简单的宣传、感情上的引导和行政命令不会很好地解决问题。纯粹“集体主义”的乌托邦不但在实际上很难实现,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问题。如何在“万众异心”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社会团结,行政高效,这正是今后的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因为灾难,让人们搁置了对这个问题的关照和解决的努力,那将是灾难的胜利。

  当然,救灾斗争肯定能带给未来的建设和改革进程以很多有益的东西。我认为其中最积极的方面就是在这场斗争中,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表现出了真诚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这次经

  历肯定能增加国民的彼此信任。在今后建设和改革中,肯定会产生大量矛盾和分歧,而灾难之中造就的信任应当能帮助弥合这些分歧,因为地震已经证明了,中国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刘铮(北京 编辑)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