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公共场合并不存在绝对隐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14:55 新民晚报

  作者:赵勇

  上海强制在超市等零售场所安装摄像头的消息,这几天来在网上讨论得很热闹。赞同者认为,为了公共场所的安全,就应该使出这样的铁腕手段;反对者认为,如果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遍布摄像头,则人们将无隐私可言,将成为一个个尴尬的透明人。

  类似的争论其实并非始于此次,在我的印象中,前段时间上海地铁出于安全考虑检查乘客手袋的时候,网友们已经就为了治安可否牺牲隐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当然是有意义的,至少,它让我们看到,隐私权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反对者把完整的隐私权放在公共场合说事,显然是偏离了靶心。

  隐私权当然应该保护,同时,隐私权也是有边界的。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你的隐私权当然是完整的,是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的。但一旦你的行为不再仅仅是私事,而成为了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你的隐私权就必然是不完整的,就必然要做出必要的牺牲。

  你去乘地铁、去超市购物,就意味着参加了公共活动。在公共场所,没有人拥有绝对的隐私。如果你始终把自己的绝对隐私放在第一位,那么,你的隐私就会与公共利益相冲突。如果别人并不能通过检查手袋、摄像头监控这些措施得知你是一个没有危险的人,所谓的公共安全将是一个空中楼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隐私权,有的只是在社会规则内相对的隐私。

  事实上,上飞机之前必须经过金属探测门,已经是大家普遍接受的安全准则。毕竟,谁也不希望飞机上有什么不安全因素。同样的道理,超市安装摄像头和地铁检查手袋,也是为了公共安全。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高考成绩是你的隐私,但你的成绩也要让其他考生知道,因为你的成绩对别人的排名有影响;个人信息是你的私隐,但你在求职时,必须依据用人单位合法的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而对于官员来说,普通人可以享有的财产、配偶就业等隐私权,掌控公权者必须公示于社会。

  我国没有尊重个人隐私权的悠久传统,这没有错,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现在可以拿隐私权对抗社会规则。没有人可以拎起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公共场合,你必然是一个社会人。你有你的隐私权,其他人则有着享受安全公共环境的权利。只要你参与社会活动,你的绝对隐私权就必然要向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妥协。这样的妥协,并不意味着对个人隐私权的漠视,它是一份个人与社会必须要签订的契约。如果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都死抱着绝对隐私不放,那么,整个社会根本就无法运转。

  所谓不受侵犯的绝对隐私,只存在你纯粹的私生活中,只在你不影响他人的个人活动中。而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公共场合认清楚自己隐私的边界,同样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公民素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