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展业:灾后文物修复不妨抱残守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14:58 新民晚报
作者:杨展业 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工作正在紧张展开,受损文物的修复也摆上了台面。据国家文物局公布,地震中共有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766件馆藏文物受损,修复需花费60亿元之巨。假如加上非全国重点的单位和文物,这笔开销就是天文数字了。 看来,如何修复,值得一议。 不妨“此起彼伏”。此,是指真正具有历史价值的国家级文化遗址和文物;彼,是指依附这些遗址新建的观光设施,甚至假文物。两者权衡,当然取前者而弃后者。且看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这次地震中“真留假毁”,战国时李冰父子修筑的堰体和清代建造的二王庙大殿基本完好,而上世纪90年代新造的山门、配殿等却损毁严重。灾害,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然的淘汰。近年来,为了赚取旅游收入,有的地方假托历史遗迹和传说,造了不少假古董,这些东西被灾害毁了并不足惜,不必占有珍贵的修复资金再去忙着恢复。 不妨“抱残守缺”。漫漫中华史,在历代兵患和灾害中不知毁坏了多少古迹和文物,这是历史的代价、自然的痕迹。当初美轮美奂的圆明园虽好,如今剩下断垣残柱也能激发国人的爱国奋起之心、思古抚今之情。古希腊古罗马的宏伟建筑,现在仅保留一片废墟,不是没有资金和技术复原,而是这才彰显岁月的沧桑。近闻意大利人矫正比萨斜塔,故意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为的也是留下“残缺美”。同样,这次地震中受损的遗址和文物,能否也择其特点,保留一部分残缺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顺从大自然的造化,也有利于节省修复资金。 还不妨“从长计议”。灾后重建,千头万绪,当务之急是让民众有家住,让孩子有书读。资源有限,生者为先,文物修复除必须及时处理的,理当让让路,放在日后慢慢行事。或许,留出一部分让后辈来做,会更体会当年的惨烈、前人的艰辛,会有更好的方案。中华土地灾害频仍,就文物保护而言,赶快要做的倒是各地文化遗址和博物馆从地震中吸取教训,研究科学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防灾抗灾能力。这样把资金用在刀口上,国人才放心。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