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兮兮
因出言不逊而成为网上众矢之的,注定不会是件愉快的事情,如果再被人肉搜索,又必定会让现实生活横生枝节。重庆某学院旅游系大三学生“Die豹”(网名),因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在一些论坛里发表“为什么不来得更猛烈一点……”“死的人不够多”等言论,遭到网友的痛骂,并启动了人肉搜索将其真实姓名等资料信息曝光,给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麻烦,她不得不选择休学一年。 (6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网络有风险,上网须谨慎”,谨以此语做为本文开头。如此这般一说并不夸张,如今网络确实越来越发达,但与之同时滋生的网络暴力也愈加力道力度大增——“人肉搜索”之下,安有丝毫隐私可言?网络暴力延伸到现实暴力倾向的时候,又安有安全感可言? 不得不说,新闻中这个重庆女大学生真的是“很傻很天真”。身在重庆灾区经历地震竟然能感觉“很舒坦”并希望“来得更猛烈一点”,看到学校倒塌5人遇难竟能说“死的人不够多”……以及后来她与网友之间的“一时间生殖器翻飞”的骂战,其幼稚和无知到极点的表达,都显示出一个把无知当个性的青年的思想苍白以及基本道德和感情的缺失。从本质上来说,她的言论确实会对绝大多数人在灾难降临时的本能悲痛造成莫大的伤害,遭谴责甚至是辱骂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然而,网络的应该归于网络,现实的应该归于现实。“人肉搜索”之下的“Die豹”现实中却已经遭遇了网络暴力的伤害,网民肆无忌惮地侵犯她的隐私权,公之于众之后已经形成了现实中有人叫嚣要“打”“杀”的攻击和威胁,“Die豹”因此而不得不选择休学的方式来逃避。这种情形让人想起了“铜须事件”“虐猫事件”“卖身救母”……过程和结果,几乎如出一辙。网民强加到现实中的道德批判已经事实形成了暴民般的暴力实施。
网络暴力形成的根源是匿名身份的所谓“ID”,“人肉搜索”之所以有诸多人加入进来是因为这些人视自己为无名的“大多数”,从众之后即使遭遇什么法律关卡也风险趋近于零,信奉所谓的“法不责众”,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和后果。于是他们以道德的名义去声讨乃至惩罚“非道德”,却在事实上扮演了同样不道德的角色——侵犯他人隐私,对他人身心造成精神伤害乃至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威胁,对他人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事实也触犯了法律的底线,与做标榜的正义与道德背道而驰。这种很多人做为消遣性或娱乐性的“多数人的暴力”,当下已经形成了一种国内网络世界的一种习惯性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单就“Die豹”事件来说,反思有两个层面:其一是“Die豹”和家人对自身道德修养、价值观判断的自我反思——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遭遇网络暴力并不是来由的,自身无骚不会惹来一群牛氓;其二是需要反思网络管理的问题,如何将网络和现实区分区别需要建立起合理的网络规则,以机制划清言论自由与侵权的界限,无论你是实名还是“ID”,都必须在同样的法律原则下畅游网络——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个人自由权利。如此,才能做到将网络暴力化解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