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股市需要什么样的稳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4日10:05 深圳商报

  作者:刘伟

  昨天,证监会关于“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不乏将相关信息“意会”成“即将出台救市手段”者。当此市场大起大落,走向扑朔迷离之际,如果还认为“救市”才可“稳定”,则结果恐怕将与“稳定”渐行渐远。

  从2005年的不到千点,至去年下半年的6000余点,再到目前2700点左右,短短三年时间,涨逾数倍,跌逾过半,十几万亿市值倏忽而至倏忽而去。特别是近段时期,股指以“10连阴”方式大幅度下跌,股市运行可谓大起大落、暴涨暴跌。

  管理层希望中的“稳定”是什么样子?恐怕没人能给出量化的指标。不过,从管理层“维护稳定”,以及此前要求基金“净买入”和此番希望券商“维护大局”看,应该是认为目前的市况不稳定不理想。

  “维护稳定”可能暗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市场本身的波动,二是导致市场波动的原因。市场暴涨暴跌说到底只是表象,取决于影响市场走向的各种因素。因此,所谓“维护稳定”,“穴位”应该点在影响市场波动的原因方面。

  关于近期市场的波动,证监会主要总结了三方面原因,分别是国内经济因素、国际环境因素以及资本市场自身原因。应该说,三大原因都是客观存在,其中,从市场监管角度,真正能有所作为者只能是改善第三个因素。至于前两个因素,则只能是研究、认识得更透彻、更具有前瞻性,并通过第三个因素,即改善资本市场加以实现。

  针对当前“资本市场自身的问题”,管理层最新开出的“药方”有三。其一,合理平衡市场供求关系,有序调节融资节奏,以适当方式定期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数据,鼓励和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其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其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这副治疗“稳定”的“药方”中,最具体和现实的无疑是第一条,其中,“以适当方式定期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数据,鼓励和引导长期资金入市”让很多人“失望”,因为,相关表述并无他们期望的限制“大小非”流通内容,而限制“大小非”流通被很多人看成是“挽救”市场的第一要务。

  这样的认识显然存在误区,如果真正出台限制“大小非”流通的措施,股市恐怕会更不“稳定”。因为投资者会发现,对交易条件的承诺可以被任意更改,市场经济所遵循的诚信原则被破坏,或者说,将导致“资本市场自身的问题”更严重更不可思议。

  管理层只是“鼓励和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只是“公布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数据”表达了一种政策取向,即在不影响交易主体“自由”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资本“重新认识”市场。这是合法前提下的政策引导,至于各类资本怎么评估,则只能交给资本拥有者作出判断。

  在合法前提下,监管者做法律允许做的事情,不以“目的正确”损害市场各方达成的共识和所做的承诺,这是市场永远都需要的“稳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